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摘 要:“可证伪度”是波普尔在“确认度”和“(2)

2014-01-25 01:29
导读:3 可证伪性的现实意义 3.1 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对学术创新的影响 (1)信奉怀疑与批判是学术研究的本质,批判理性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对认识过程本质的

  
  3 可证伪性的现实意义
  
  3.1 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对学术创新的影响
  (1)信奉怀疑与批判是学术研究的本质,批判理性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对认识过程本质的独特理解。任何科学理论都是针对问题所作的一种猜测,因而迟早会被证伪的。在波普尔看来,学术研究要求大胆猜测,严格反驳。所谓大胆猜测,意味着科学的发展不是消极地等待经验事实积累的过程,而是积极创造的过程;所谓严格反驳,强调在科学领域不迷信权威,不受任何教条束缚,一切都必须服从客观实际的检验和批判。过去学术研究的认识论基础,在于它假定了我们能获得与这个客观世界相符的结构,或本质属性;科学研究就是分析世界中的实在物以孤立事物的本质属性,其目的是为了获取这些属性,反映事物的真实性和它的结构;研究的本质就是发现、记忆和应用这些属性的过程;研究的结果是以知识结构的形式存在、并能代表事物属性的符号体系;学术研究都在重复着同一个套路,即用先验的理论和抽象假设,来使自身变成形而上学的无谓思辨 ,并以此充当合法化的研究逻辑,所得到的科学结论又作为研究的论据佐证后来的研究,科学结论在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辨圈套中恶性循环。批判理性主义是对传统研究过程本质的批判、反思与超越。 强调真实性更多地存在于研究主体的大脑中,强调我们通过已有的经验质疑与批判世界,从而建构我们自己的真实世界。
  (2)消解迷信学术权威的教条主义。证伪原则给我们的启示,正如科学哲学引论中所说,科学要告诉人们世界究竟怎样,这是有风险的,可错的。只要理论的预见与实践结果之间的不一致超出可容许的误差范围,就要修正。这不是科学的弱点,正是科学的生命力所在。这就意味着学术研究不应再是那种经验地、教条地打着科学的招牌,行的却是前人已经给定的理论结果,不想、也不敢突破前人的成果与经验。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3.2 “可证伪性”分界标准是证伪和证实的统一
   波普尔肯定了科学理论包含有丰富的经验内容而且是不断进步的,但是,在批判中不断增长的科学知识其内容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波普尔虽然认为理论评价的重要标准是它们的可证伪性,在他看来,一个理论的可证伪度,越高,该理论就越进步。但他又指出,仅靠可证伪度还无法衡量竞争中的理论就更进步,因为可证伪度高的理论可能是已经被证伪的理论,或者“它也许虽未被证伪,却被它可从中推导出—— 或是它的极为密切的接近—— 的一个可更好检验的理论所代替。”
  波普尔后来在他的《猜测与反驳》一书中,把“理论应通过某些新的、严峻的检验”作为知识增长的第三个要求。他说,我们不仅需要对理论进行成功的反驳,而且也“需要我们的某些理论成功,需要从经验上确认,在我看来很清楚,只有通过我们理论的暂时成功,才能相当成功地把我们的反驳归因于理论迷宫的确定部分。”他看来,证伪和确认这两个方面对科学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证伪和反驳,科学就会成为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而停滞不前;但如果理论所包含的新内容得不到经验的确认,科学就会变得难以捉摸而同样不能发展。波普尔提出确认这个概念,是对可证伪性标准的合理补充,使证伪主义也从静态方面把握科学理论,从而说明科学理论在一定范围也有被“证实”的一面。
  
  参考文献
  [1]@波普.科学发现的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2]@铁省林.分界问题和归纳问题——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3]@卡尔•波普尔. 猜想与反驳[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上一篇:摘要:在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分析马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