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文关键词」康德 人是目的 为个体道德 [论文摘(2)

2014-03-08 01:32
导读:其次,对康德“行为要有道德价值,一定要为义务而行”命题的片面理解,也是传统道德观念对“人是目的”片面理解的原因。传统观念认为:道德行为一

其次,对康德“行为要有道德价值,一定要为义务而行”命题的片面理解,也是传统道德观念对“人是目的”片面理解的原因。传统观念认为:道德行为一定要为义务而行,就等于说,一个人要讲道德,就必须有利于群体与他人,就必须付出。强调“把他人当作目的看待”,从而忽视了“自己同样也是目的”。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确实有过“道德出于义务,而非爱好”的思想。他指出:“例如,保存自己的生命是一种义务,但是由于人人都有这种爱好,而且在通常情况下,都专心于这代点,所以,人们对保存生命抱着‘小心保养的态度,并不是有真正的价值,而且他们的行为所遵守的准则,也不是出于义务心。如果有一个人由于灾难和绝望,使他对生活丧失了兴趣,他本来可以用死来解脱,可是只因由于义务感,使他尽力维持自己的生命,那么,他的行为的准则,就有真正的道德意义了。”可见,“义务”并不是一味的利他、付出,也具有自利的一面.就拿保存自己生命来说,不管自己在主观上是否出于“义务心或义务感”,但客观上都具有自利的一面;另外,康德还指出:“保障自己的幸福是一项义务,至少是间接的;因为对自己的状况不满意,许多渴望包括未实现的需要的驱使可能容易成为背离义务的极大诱惑。”显然,康德把保障自己的幸福作为一项义务,就等于承认为个体的“自利”行为同样有·道德价值、具有道德性。只有这样,我们对“人是目的”的理解才能不把“自己也是目的”排除在外。
结语
人和人类的解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命题,马克思也“继承”了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他认为,历史的主体不是游离于个人之外的主体,而是从事现实历史活动的个人。历史活动的价值目标也是人,是有个性的人。他说:“对于各个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这表明:作为有理性的人之所以要把他人当作目的看待,是因为其出发点是:人首先就认定了“自己就是目的”。只有以自己为出发点来谈“人是目的”,才能对其作全面理解,也才能真正领悟“人是目的”的实质。因此,马克思对康德“人是目的”思想不是简单继承,而是“扬弃”。在现实中,如果有人不从“自己就是目的”出发,甚至不把自己当人看,你还能想象他能够把别人当人看待吗?因此,传统道义论者在提到“人是目的”时,其片面性不在于强调“他人是目的”,而在于它把“人是目的”简单等同于“他人就是目的”,从而忽视或否定了“自己也是目的”;传统道德观念的错误不在于强调道德的为群体性或利他性,而在于它把道德的全面为人性简单等同于道德的为群体性,从而忽视甚至’否定了道德的为个体性。总之,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当今社会,人的个体性将得到充分发展,如果我们还将一味的沿袭这样的传统道德观念,那么,就会使得道德将永远停留在起源之时的为群体性状态,从而阻碍人类道德的发展与进步;同时,还会严重阻碍人的个体性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显而易见,这样的传统道德观念与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时代命题是格格不人的。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上一篇:【内容提要】 我们的时代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