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法论角度简析中国美学的研究现状(2)
2014-05-24 01:45
导读:与此相应,我国的美学研究方向也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在现代美学研究中,美学家往往以人这个审美主体为核心、出发点和归宿,特别强调把审美主体的非
与此相应,我国的美学研究方向也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在现代美学研究中,美学家往往以人这个审美主体为核心、出发点和归宿,特别强调把审美主体的非理性心理意识作为审美创作与审美欣赏的本质。美学研究的核心由客体转向主体,由本质主义的、理性主义的研究逐渐转向经验的、实证的、现象的、批评的研究,由美的定义转向审美经验。
美的观念的转折,必然与美学研究方法的转折相伴而行。与西方相似,我们的美学研究也“要舍弃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思辨方法,而采取‘自下而上’的经验主义方法”。美学家纷纷转人价值论、心理学的方法和思路,反对“思辨形而上学”的“模糊性”,崇拜实证科学,把各种科学理论方法运用到审美领域,促使研究方法从“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对于美学的“科学化”做了一定的探讨。
这样,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题变了。它的主题也将不再是脱离人类生活的实践创造去对美、审美、艺术作一种纯粹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思考,而是对其做出丰富、具体而有成效的实证科学的考察。与此同时,学科本质主义思维开始退居边缘,审美与非审美的界线被打破,学科体制开始解构,文艺学科界线消解,学科之间相互融会。这些都组成了解构思潮.构成了辩证思维的方法.是合理的。
如果没有今天的这种解构.没有与我国美学、文艺学实际和社会现实、存在相联系的美学研究,我们的美学研究只能跟西方走,而不能形成当下符合中国实际的美学理论。因而当前美学研究的转向是有其合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