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约瑟难题与科技政策革新(2)
2014-06-09 01:13
导读:(二)关于中国科技政策革新的若干建议 李约瑟难题的提出揭示了我国近代科技的普遍衰落与缺乏知志产权制度有关,使得即便有调整科技生产活动的法
(二)关于中国科技政策革新的若干建议
李约瑟难题的提出揭示了我国近代科技的普遍衰落与缺乏知志产权制度有关,使得即便有调整科技生产活动的法律法规也未能催生现代意义的科学技术。适度的经济利益对科学知志的传播与应用具有导向作用,当然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离不开相关政策制度的鼓励。当代中国科技政策的革新要通过完善知志产权制度来促进科技进步,保护私有产权写入宪法必将赋予民众更多的自由与权利,必将保障科技创新权利主体的产权利益。另外,科学研究需要有相关法律政策保障科学研究与言论自由。古代宋明理学使科学赖以生存的自由宽容丧失,最终令科学技术倒退。西欧的文艺复兴洗礼倡导自由理性精神,相反中国民众却被儒家思想禁锢了理性科学精神的生长。“中国把儒学作为官方
哲学,主张尊古读经,限制了思想自由;重文轻理,鄙视技艺,视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致使科学家们不得不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青灯面壁,发愤求知”。
近代中国虽从形式上自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都进行了知志产权立法,但其实际效果却极其有限。这个例子说明了除重视知志产权立法和严格司法等正式制度之外,还要重视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科技政策法规固然可进行移植,但科技法律法规功能的实现必然有赖一个有利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有学者就形象地指出,“科技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有什么样的文化土壤就会培育出什么样的科技文化”。很多时候,光有制度并不足够,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