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邓小平以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发展的思想(3)

2014-08-07 01:23
导读:(四)“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既是实现独立自主原则的保证和引申,也是贯彻完全平等和互相尊重原则的客观要求。发展证明,一国党对别国党发号施令

  (四)“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既是实现独立自主原则的保证和引申,也是贯彻完全平等和互相尊重原则的客观要求。发展证明,一国党对别国党发号施令和干涉别国党的内部事务,都只能使该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遭受挫折和失败,并使良好的党际关系遭到破坏。

  三、邓小平以党际关系思想推动国家关系发展的意义

  邓小平提出的建立和发展新型党际关系的四个原则,不仅在理论上发展了党际关系理论,而且在实践上使我国的政党外交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有力地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

  (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都根据他们所处的时代要求,分别提出过一些处理无产阶级政党关系的重要原则,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理论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世界发展趋势和国际关系新特点的要求。系统地提出了建立和发展新型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从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

  邓小平提出把党际关系同国家关系分开,为协调政党关系和国家关系提供了有效途径。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还未建立主义国家,列宁在世时只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和国家关系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因而他们也不可能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二战后随着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这一问题就突出出来,但是包括斯大林在内的苏共领导人在处理二者关系时,奉行大国沙文主义,使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国际共运中曾出现的党际关系的不和谐给国家关系造成的不利影响,他认为,把党同党的关系和国家之间关系区别开来,使这样的问题不影响我们发展国家之间的关系。这就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党际关系和国家关系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新思路。政党关系和国家关系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国家间关系包括、、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关系,是一种综合性的国际关系,比党际关系所包含的关系要宽泛得多;但党际关系是国家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执政党的对外交往对国家关系有重大影响。据此,邓小平对党际关系进行重大调整,把党际关系同国家关系区分开来,摆正了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的位置,使党际关系服从于我国对外关系的总目标,发展和加强党际关系是为了推动国家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

  邓小平的党际关系理论为我国同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非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友好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南。长期以来,在党际交往中,我们过多地从意识形态考虑,只与世界各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联系,很少同在世界政治舞台中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党、主义政党发展关系,甚至采取排斥和不接触的态度,极大地影响我们党对外联络工作的纵深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和外部世界都有加强相互之间的了解、联系的迫切愿望和要求,而政党外交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尤其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功后,越来越多国家的政党重视中国的崛起,都有同我们党加强联系的愿望和要求。同时,为了给我国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客观上要求我们党摆脱思想束缚,发挥政党外交的优势,加强同各国不同类型的政党之间的交往,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和合作,从而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

上一篇:中国思想和柏拉图哲学(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