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四、把“勤俭自强”提升为“艰苦奋斗”
2001年公民基本规范从“勤俭”和“自强”两个方面要求公民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勤俭”是“勤劳而节俭”之义,“自强”是有不折不挠而“自立”之义。前者要求公民在生活上勤俭节约,后者要求公民要有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艰苦奋斗”相比,“勤俭自强”的内涵过于狭窄,外延不够宽广。“艰苦奋斗”不仅包括在生活上勤劳节俭,而且暗含自强不息,是指在精神上有理想信念,有毅力恒心,是想干、能干、会干、干得成的有机统一,自强不息是艰苦奋斗的必然结果。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胡锦涛同志把艰苦奋斗作为中华的精神支柱来加以提倡,他说:“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然而现在,随着的发展,很多人在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之前,在国家还没有强大起来之前,却开始骄奢淫逸起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部分领导干部、党员和普通民众中滋长蔓延起来,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被逐渐忘却。一股骄奢淫逸、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之风开始在社会上盛行,日益叠食着中华民族勤俭的传统美德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影响了先进前进的方向。当然,我们讲艰苦奋斗,决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数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要求每个公民始终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位公民,都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之中;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从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因此,只有“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之风大兴,中华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八荣八耻”旗帜更鲜明.语盲更犀利.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具有警示作用
胡锦涛同志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普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八荣八耻”用“以……为荣,以……为耻”的动宾句式旗帜鲜明地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划出了泾渭分明的界线,科学地回答了在当代社会到底应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的根本性问题,从而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前进方向。其次,“八荣八耻”用“荣”、“耻”这样鲜明的字眼来表述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充分表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待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用排比对仗的句式来阐明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在语气上给人以排山倒海之势,使人真切地感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给人以强大的道德压力,因而更具有警示作用。最后,“八荣八耻”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不仅对广大民众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它要求加强广大青少年的社会主义道德,使其从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保持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通过“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把公民基本道德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促进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