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天下为公,爱国为民、以义为上的整体主义价值取向
一贯强调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先公后私,提倡公而忘私,反对假公济弘。爱国为民,以义为上的整体主义价值取向,是一条中华无数优秀人物的伟大精神汇成的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河,从遥远的过去一直绵延到无限的未来。新中国成立后,也是靠着这种整体主义的价值观,全民族万众一心,排除万难,在刚健、弘毅、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联合作用下,才取得了前面是提到的不平凡的成绩,改革开放后,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下,这种整体主义价值观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而是个人主义价值观占据了主导地位,造成当今极其严重的两极分化、贪污腐败、损公肥私等行为,而且这种行为还公然嘲讽天下为公、为国为民、以义以上的整体主义价值观,提倡西方腐朽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使得很多时候是非不分、黑白不明,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我们党的意识形态部门在大力宣传、弘扬整体主义价值观方面也非常不力,使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的愈来愈严重,“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成了很多人的信条,而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反对假公济弘那种五六十年代盛行的价值观已荡然无存,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十分混乱,这是非常危险的征兆。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现在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扭转这种价值观念混乱的不利局面,特别是提出八荣八耻的荣辱观,里面就包含了这种整体主义的价值观,并在全社会广泛推广,重建整体主义价值观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在新世纪能否以万众一心的组织形态走向世界,它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不可或缺民族性格。
四、宽以待人,厚德载物、推已及人的和谐和恕道精神
厚德载物出自易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6]意谓人的德性也应像大地一样宽广,力量也应同大地一样深厚,这要以仁、义、诚、信为基本内容。仁者爱人,尊贤敬长、诚信待人,即是人的高尚品德,又是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子贡问,如果说有一句话值得人们终身奉行的话,那该是什么话呢?孔子答,那就是恕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7],“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8],这是一个人能否站立起来,在群体中发挥作用,体现出人价值的重要特征。在古今中外种类繁多的价值体系中,孔子的这两句话可以说是最基本的理念,这两句在法国大革命时写进了《人权宣言》,1959年召开世界宗教大会把它确定为人类普遍应遵循 “金科玉律”。厚德载物,推已及人的和谐与恕道精神,对中华民族56个民族融合和凝聚赶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五千年漫长的中,占中华民族90%以上的汉族,其祖先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以仁义诚信为内涵的和谐与恕道精神为中华民族融合提供了舆论和的力量,创造了相应的社会氛围。它不仅促成了古代中华民族和谐共处、融为一体、团结一致,而且在近、现代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继续发挥着渗透的作用。在走向21世纪的未来,厚德载物与推已及人的和谐与恕道精神,必将对国际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人类共同生存在一个地球上,不同国家、民族和拥有不同宗教与文明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人们必须学会共同生活。推己及人的恕道精神是人类仁爱之心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体现,它不仅应当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还应该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因为它有仅包含着仁义博厚、恪守宽容、忍让,追求世界大同与人类和平的理念,而且还具有容纳多元文化的共同存在。善于欣赏别人,赞成相互欣赏,有向人类习一切的胸襟。观今日世界,美国挟其和科技优势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并且将自己国家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强行输送给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在世界上已经引起很多国家的指责,而中国则高举建设和谐文化的大旗,努力把推己及人的和谐和恕道精神做为与其它国家交往的基本准则,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有利于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
五、立品为人、修已笃行、知行统一的道德自觉与修养理论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