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尔明德”探析(4)
2014-12-17 01:09
导读:(本文原载《中国 哲学 史》2001年第3期) (作者为 清华大学 思想文化研究所硕士生) -------------------------------------------------------------------------------- 见吴
(本文原载《中国
哲学史》2001年第3期)
(作者为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硕士生)
--------------------------------------------------------------------------------
见吴毓江《墨子校注》306页,中华书局1993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见吴毓江《墨子校注》323页,中华书局1993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3吴注:“‘而’字毕本无,旧本并有,今据补。”见《墨子校注》335页注94。另:吴于《天志(中)》注80认为:“《毛诗·大雅·皇矣》篇文与此同。下篇‘怀’下有‘而’字,疑《墨子》引《诗》原文如此。此无‘而’字,疑后人据《诗》删之。”见《墨子校注》306页,中华书局1993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4 见《文物》1989年第4期53、59页。
5 见《郭店楚墓竹简》132页注,135页注,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6 见《十三经注疏》41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7 见《文物》1984年第三期《马王对帛书〈六十四卦〉释文》第2页。
8 见《十三经注疏》1868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9 见《史记》1765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10 见《十三经注疏》249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11 见《墨子校注》97页,中华书局1993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12 见《墨学源流》46页,中华书局、上海书店1989年《中华文史精刊》本,据中华书局1934年版复印。
13 见王先谦《诗三家义疏》858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14 参看《十三经注疏》522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15 从《荀子》杨倞注,见王先谦《荀子集解》34页,中华书局1988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16 见《十三经注疏》522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17 见《十三经注疏》1635——1636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18 参廖名春《郭店楚简〈缁衣〉篇引〈诗〉考》,《华学》第4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版。
19 见《十三经注疏》1628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0 见《十三经注疏》540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1 见《十三经注疏》1620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2 见《十三经注疏》234、527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3 见《十三经注疏》1635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4 见《十三经注疏》1635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王先谦等以为齐诗作“衣锦絅衣”,若如此则亦无齐诗传人改动《中庸》。
25 见《十三经注疏》1466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王先谦等以为齐诗作“奏假无言”。
26 参看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13页,
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106页,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 今人为子思之作品如《坊记》、《表记》等加标点时,引《诗》、《书》之文亦算作孔子原话,如此恐将取消“子思作”之意义。然此习惯或即本于尊孔。
28 见《史记·孔子世家》1938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29 见王先慎《韩非子集解》456页,中华书局1998年。
30 见《汉书》1709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