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范畴的危机与解决(2)
2015-01-02 01:37
导读:在旋涡论中,所谓“无穷大”仅指周而复始永不懈怠的虚空旋涡,对于物质原子是不存在无穷大问题的。从量子到宇宙,都是原子。作为宇宙中唯一的运动
在旋涡论中,所谓“无穷大”仅指周而复始永不懈怠的虚空旋涡,对于物质原子是不存在无穷大问题的。从量子到宇宙,都是原子。作为宇宙中唯一的运动主体,原子获得了绝对性,人类理性可以对物质原子的根据无限逆推生出一个精神原子链,却永远不会使物质原子沦为纯粹的虚空。“无穷小”的存在根据正是原子绝对性的必然结果,“有不变无”。但是精神原子“无穷大”却是存在的,这是人类理性制造出的一个怪物。它是“无中生有”的结果,是割裂虚空与实体后的产物。物质原子世界是不发生这种奇迹的。如果发生了,意味原子的主体地位动摇了。当
数学把正无穷大与负无穷大视为同一个点时,原子观念已经呼之欲出。
形式逻辑认为“内涵是对事物的本质的反映”【2】,“外延是对事物的范围的反映”【3】,“定义是用一个概念明确另一个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4】。定义的对象是概念(精神原子),人类理性是以概念为单位构建的系统,定义就是概念在系统中的定位,一般用属加种差的方式定义。而对最大类概念则是“最大类概念=全部种概念-全部种差”【5】。精神原子的定位系统是精神原子之和构建的精神旋涡。形式逻辑隐含的前提是,属与种只有归属关系,没有转化联系。并且形式逻辑所谓的本质在旋涡论看来只是精神原子的零虚空,属与种都是原子,既有差别也可以转化。故此,当原子范畴来到形式逻辑面前,形式逻辑的定义方式失效了,它无法定义原子,这反映了本体论与形式逻辑之间的深刻差异。
实事求是是建立哲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反对哲学体系化的一个重要依据是防止思想被体系束缚,走向僵化,主张用生生不息的实践来保证思想的鲜活,保证哲学的批判性,保证实事求是原则的贯彻。但是,旋涡论认为,一切的哲学形态都是精神原子(包括旋涡论自身),人类认识史本身就是理论原子更替史,旋涡论作为体系不会削足适履,这使得它拥有无限的容量,不会被颠覆,如牛顿
力学是一个理论原子,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一个理论原子,区别仅在于它们作为原子在宇宙旋涡中的运行范围存在差异。所谓马列哲学的“与时俱进”,只能合理的理解为理论原子必须容纳下人类实践不断拓展的虚空旋涡。但是原子范畴本身是无法突破的,至于这个模型为什么叫原子,而不是其他,则是尊重哲学史的传统,保证了哲学史脉络的清晰。
实事求是是一切科学的基本精神,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旋涡论不迷信任何的具体原子(“上”作为物质原子,他的权利是由组织原子内在虚空维赋予的。“书”是僵硬的精神原子,是认知主体摄取特定物质原子虚空维后扭曲的产物。而“实”则是变动不居的物质原子之和,构成人类原子实践的旋涡)。旋涡论把"实事求是"从认识论拓展至本体论,科学严密的哲学体系成为最大的方法论,人类对自身实践获得的成果拥有了足够的信心,历史上第一个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完整的哲学体系出现了。
注 释:
【1】黄玉顺《“实事求是”命题的存在论意义 》
【2】【3】【4】【5】见《形式逻辑》(修订本)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88年) P24、P24、P36、P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