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多主体认知系统中的互知推理(1)(2)

2015-04-13 02:13
导读:令p表示“北京天晴”,则依据上图,可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在可能世界w[,1],北京天晴,但主体1并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他在w[,1]中认为w[,1]和w[,2]都是可

令p表示“北京天晴”,则依据上图,可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在可能世界w[,1],北京天晴,但主体1并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他在w[,1]中认为w[,1]和w[,2]都是可能的(或者说依据他在w[,1]的知识,他无法确定w[,1]和w[,2]究竟哪个是真实世界,即无法区分w[,1]和w[,2]),而p在w[,1]中真,但在w[,2]中假。 
结论2。主体2在可能世界w[,1]知道北京天晴,因为在可能世界w[,1],主体2认为可能的世界是w[,1]和w[,2],在这两个可能世界中,p都是真的。 
结论3。主体2在可能世界w[,2]知道并非北京天晴,因为主体2在w[,2]中认为可能的世界只有w[,2]自身,而在w[,2]中,┐p真。同理,主体1在可能世界w[,3]中知道北京天晴。 
结论4。在可能世界w[,1],主体1知道主体2知道北京是否天晴,因为在可能世界w[,1],主体1认为可能的两个世界是w[,1]和w[,2],在这两个世界中,主体2都知道北京的天气(见结论2和结论3)。也就是说,虽然在可能世界w[,1],主体1并不知道北京是否天晴,但是他知道主体2知道这一点。 
结论5。和结论4成为对比的是,在可能世界w[,1],虽然主体2知道北京天晴(结论2),但是他不知道主体1不知道这一点。因为在可能世界w[,1],主体2认为可能的两个世界是w[,1]和w[,3],在w[,1]中,主体1不知道北京天晴(结论1),但在w[,3]中,主体1知道北京天晴(结论3)。 
以上结论,可以用一个逻辑表达式概括: 
附图 
前面已经指出,一个可能世界是一个事件集,相应的命题在其中真或假。在以上的讨论中,构成w[,1]和w[,3]的事件都是“北京天晴”,因此,似乎是两个相同的世界因而可以略去一个。但事实上却不能这样。因为一个可能世界的规定,不光基于构成它的事件,而且基于主体认为它是否可能。例如,在可能世界w[,1],主体1认为可能世界w[,2]是可能的,但在可能世界w[,2],他却不这么认为,这样,他在w[,1]不知道北京天晴,而在w[,3]则知道这一点。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多主体系统中的共同知识 
在n主体系统中,如果所有的主体都知道所有的主体都知道…(重复≥n遍)A,则称这n个主体掌握了关于A的共同知识,或称A是这n个主体的共同知识。这一多主体认知系统中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路易斯在讨论“协约”时提出的,他认为,某种东西要成为多方的“协约”,必须成为缔约各方的共同知识,也就是说,缔约各方不但都要知道协约的内容,而且要知道各方都知道协约的内容,等等。 
为了对共同知识进行形式刻划,需要在语言K中增加新的算子E[,G]和C[,G],满足:如果A是公式,则E[,G]、C[,G]都是公式。 
G表示主体集{1,2,…,n}。E[,G]A表示“G中每个主体都知道A”;C[,G]A表示“A是G中所有主体的共同知识”。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作为下标的G可以省略,即E[,G]A和C[,G]A分别记为EA和CA。 
如果{1,2,…,i}是G的一个真子集(即i表示在{1,2,…,i}中每个主体都知道A。这种写法同样用于C。这样,附图就表示主体3知道p不是主体1和主体2的共同知识。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否定的辩证法”是否定辩证法
彻底改造我们的思维
上一篇:胡塞尔对伽俐略物理学的反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