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养全书》易道融通思想发微(2)
2015-05-13 01:40
导读:行解答。关于这一特色本文后面还将论及。 后编依次收有“学坐要诀”、“口诀一”、“口诀二”、“口诀三中乘”、“吕祖日用诀”、 “证验说”、“
行解答。关于这一特色本文后面还将论及。
后编依次收有“学坐要诀”、“口诀一”、“口诀二”、“口诀三中乘”、“吕祖日用诀”、
“证验说”、“证验”、“通玄子杨大师论六通”、“栖云先生论冲和”、“图像说”、“内景
赋”、“求正篇”、“任脉论”、“督脉论”、“奇经考”、“呼吸说”、“得一说”、“神灵
说”、“《道养初乘忠书》后跋”及各种内炼养生图像等。
二
《道养全书》汇集历代道教内炼养生之菁华,蕴涵丰富,其内炼养生思想以儒道合一、易道融通
为主要特色。
粘本盛儒生出身,故对儒家忠孝、孝悌及安身立命的性命之学甚为推崇。其《忠孝全书序》开篇
即指出:
天地人物之生统于道。道之为用于大无际,于小不违。广乎其靡不容也,渊乎其莫可测
也,而见端于忠孝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夫子之之道,忠恕而已。(6)
粘本盛站在儒家道统立场上,认为忠孝乃天地大道,“成已成物之要枢”,也是性命之学的立基
之本。
何谓性?粘本盛在问答二《论性》中援儒入道,指出:
问曰:儒者之言性与道家之言性果有异乎?答曰:元始真如谓之性。孟子曰知其性则知天矣。前
所云灵光一点浩劫常存,本来面目是也。性原无二,惟孟子知天之说人多未解,盖性之付体原属
天机,非人所测,惟精心学道者知之。(7)
粘本盛认为元始真如谓之性,性原无二,儒家所言之性与道家所言之性是一致的,并无不同。同
样,在问答二《论命》中,粘本盛也持儒道合一的立场:
问曰:儒者之言命与道家之言命果有异乎?答曰:人禀天地之气以有生,即天所命。就其炁之灵
光即是性。所以中庸言天命之谓性,合而言之,道家亦谓神是性兮炁是命,神不外驰炁渐定,未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尝分也。(8)
在性与命的看法上,粘本盛从儒道合一的立场出发,认为性与命都是天地之理的体现。
顾其理本于性而原于命。子思子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孟子曰:“存其
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9)
粘本盛饱读儒书,故能援儒入道,以儒家思想来融通道法。粘本盛将《道养全书》又名之为《忠
孝全书》也反映了他“儒道合一”的思想特色。粘本盛序云:“道养道学其道均也,忠书孝书其
书一也。”(10)因为养身乃是尽孝报国尽忠的具体体现,“道养之事,寿其身以顺亲,保父母
遗体固是孝。”(11)这种儒道合一的修道养生思想成为《道养全书》的一大特色。与这一特色
相适应,粘本盛在阐述内炼养生的具体理法时,以易解道,始终将《易》理贯穿于《道养全书》
之中。
粘本盛的家乡是福建晋江,易学较为发达,曾出现了不少有名的像蔡清、李贽这样的易学家。粘
本盛“早承庭训,潜研有年”对易学颇为精通。粘本盛的小子士凤在《道养全书》“凡例发明”
中对此有过一番记述:
性命大道莫备于易。先王父精于易学,有晋江易之称,讲亭旧址今犹在也,缙绅先生能言之。家
大人早承庭训,潜研有年。复于公车途次得《周易》古文读之,其篇法与今文迥别。……增其新
得,补其未备,正在参订间,今观《参同》、《悟真》诸书,皆本易象以立言。是以家大人一得
真师口诀,即以易理之蕴而通之一身,觉大道所云乾坤水火、取坎填离、姤复、雷风,诸妙义一
证,悟而即是一持,循而不爽也。(12)
粘本盛之父精于易学,有“晋江易”之称,曾设堂讲易。粘本盛秉承家学,在研读《周易参同
契》、《悟真篇》等道教内炼著作时,认识到其“皆本易象以立言”,即道教内炼丹法以《易》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理为理论基础和论说工具。因此,粘本盛本着易道融通的思想认识,在阐释道教内炼养生诀要
时,始终自觉地以《易》理来发明道法,以易解道。
首先,粘本盛用《周易》“穷理尽心以至于命”思想作为道教内炼性命双修的理论基础。《忠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