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美、前文化美与复合美(6)
       2015-05-14 01:19
      
	  导读:⑥请注意,这里也是从抽象的发生学角度论述的,前文化动物关系要成为现实的审美关系,还要受审美系统其它因素的制约,如审美距离等等。 ⑦瓦西列
	  
            ⑥请注意,这里也是从抽象的发生学角度论述的,前文化动物关系要成为现实的审美关系,还要受审美系统其它因素的制约,如审美距离等等。
    ⑦瓦西列夫《情爱论》192-193页,三联书店1984年版。
    ⑧参见《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9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⑨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36页。
    ⑩达尔文《人类的由来》54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11)、(12)普列汉诺夫《论艺术》32页、38页三联书店1964年版。
    (13)B。雷德尼克《现代声学漫谈》16页,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年版
    (14)转引自《美学译文》(2)1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5)《狄德罗美学论文选》2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6)“大量文化”即“Mass culture”,通常翻译为“大众文化”,容易引起误读。但由于“大量文化”有硬译的痕迹,从其内涵特征出发,我认为翻译为“受众文化”更妥。
    (17)王德胜《幸福与“幸福的感官化”》,《美学与艺术研究论丛》第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