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哲学(4)
2015-06-25 01:06
导读:在某种意义上说,以基督教哲学为主体的中古哲学既开始于亦终结于理性主义的衰落和神秘主义的流行:希腊哲学理性主义的衰落和神秘主义的流行为它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以基督教哲学为主体的中古哲学既开始于亦终结于理性主义的衰落和神秘主义的流行:希腊哲学理性主义的衰落和神秘主义的流行为它的出现创造了机会,而经院哲学唯实论理性主义的衰落和唯名论神秘主义的流行则为它的终结准备了条件。在此之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表面看起来都是在“复古”,一个复兴了古代文化,一个复兴了原始基督教的观念,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为古人“招魂”,而是为全新的近代哲学吟唱“序曲”。
[1] [爱尔兰]爱留根纳:《论的区分》,1,69。
[2] [爱尔兰]爱留根纳:《论自然的区分》,1,71。
[3] [爱尔兰]爱留根纳:《论自然的区分》,1,前言。《西方原著选读》上卷,第234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563页。
[5] [意]达米安:《论神的全能》,5。
[6] [意]安瑟尔谟:《宣讲》,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40页。
[7] [意]安瑟尔谟:《上帝为什么化身为人》,1,2。
[8] [黑格尔]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第29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9] 《圣经·诗篇》,14,1。
[10] [意]安瑟尔谟:《宣讲》,2-3。参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41-242页。
[11]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第296页。
[12]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第215-21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3] 《马克思恩格斯论》,第2卷,第75页。
[14]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第216页。
[15] [法]阿伯拉尔:《对波尔费留的注释》。《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52-255页。
[16] [法]阿伯拉尔:《对波尔费留的注释》。《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56页。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17] [法]阿伯拉尔:《对波尔费留的注释》。《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58页。
[18] [法]阿伯拉尔:《伦》,3。《西方
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36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9] 转引自[法]E. 吉尔松、Ph. 波纳:《基督教哲学》,帕特波恩1954年版,第511页。
[20] [意]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I,1,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60页。
[21] [意]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1,1,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60页。
[22] [意]托马斯·阿奎那:《反异教大全》,I,9。
[23] [意]托马斯·阿奎那:《反异教大全》,I,4。
[24] [意]托马斯·阿奎那:《反异教大全》,IV,1。
[25] [意]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I,1,8。
[26] [意]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1,1,5。《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60-261页。
[27] [意]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1,1,5。《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61页。
[28] [意]托马斯·阿奎那:《论存在与本质》,4。
[29] [意]托马斯·阿奎那:《论自然的原则》。
[30] [意]托马斯·阿奎那:《反异教大全》,II,54。
[31] [意]托马斯·阿奎那:《论精神的受造物》,I,9。
[32] [意]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I,2,2。
[33] [意]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I,2,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61-262页。
[34] [意]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I,2,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62页。
[35] [意]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I,2,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62页。
[36] [意]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I,2,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63页。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7] [意]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I,2,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