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与空间:一个现象学的初步论纲 ——以中国(5)
2015-07-04 01:29
导读:四、结论:先秦儒、道两家视域的起源与限度 王国维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一文中,早已洞见了先秦时期以儒家为代表的北方学派和以道家为代表的南方
四、结论:先秦儒、道两家视域的起源与限度
王国维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一文中,早已洞见了先秦时期以儒家为代表的北方学派和以道家为代表的南方学派[11]之间的区分,并由此推及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在精神气质上的差别:
北方人之感情,
诗歌的也,以不得想象之助,故其所作遂止于小篇。南方人之想象,亦诗歌的也,以无深邃之感情之后援,故其想象亦散漫而无所丽,是以无纯粹之诗歌。
“缺乏想象的深情”与“缺乏深情的想象”构成北人与南人的总体精神差异。正如前文所论,这一深情与想象的差异在儒、道各自的元素领会中有其表现;值得追问的是,北方精神的伦理视域与南方精神的想象力究竟从何而来?从现象学上说,追问一种思想的视域起源乃是将这种思想的视域置于与生活世界的总体境域的联系中进行考察:尽管思想本身的并不能还原为生活世界中的内容,但思想的发生情调、身位定向和视域限度却与思想者所属的共同体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儒家伦理视域的起源可以从北人的生活世界中获得:华北地形主要是一望无尽的平原,这片平原被历史悠远的定居农耕生活所划分,再加上空气湿度小,能见度高,因此北人的视域是基本透明的,在视域中天然呈现的就是一种清晰定界的秩序。在这里,大山总是拔地而起,矗立于千里平原之间,给人以一种君临万物和聚集万物的感受。因此,从这种地形-视域而来,北人天然习惯于一种经过清晰的定界与高低划分的秩序和差等,他们在观看任何事物时都企图寻求这种秩序和差等。在这样一种无限明敞的视域中,一方面想象力所运作于其中的模糊和晦暗区域不能存在,另一方面头顶的天空却显得更高了,定居者的仰望总是伴随着一种畏的情调。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与北人在平原上长期的定居农耕生活造成的对土地的依恋不同,南方(主要是楚国)的地形的复杂性、荒蛮性使得南人的视域特质获得一种巫魅和不透明性。先秦时期的南方从地形上说是丘陵密布,到处是森林、沼泽与湖泊,这使得那种以耕地为本的农业生活无法成为主导生活方式。由于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南人对土地的感情不可能像北人那样深厚。同时,地形的复杂导致了无法像在平原上那样清晰划界,而弥漫空中的湿气又造成能见度低;山川的阻挡,森林的晦暗,这些都使视域中充满了不透明性和那种与湿气相似的浑沌性。这一方面使得南人在观看时天然地倾向于非秩序、非划分化(齐物论),另一方面,这种不透明性和浑沌性也是巫风大盛的原因。视域的晦暗与浑沌,给了想象力以运作的空间,于是像《逍遥游》和《天问》那样超出尘表的冥想才有可能发生。而且,由于这种弥漫开来的浑沌感,像北方那种在明敞性中变得崇高的天也不可能存在,因为是“浑沌”、而不是“天”才是更根本的。所有企图在这“浑沌”中开辟出一个清晰有序的人类世界的努力,都被视为对这种源初“浑沌”的破坏(“七日开七窍,而浑沌死”),被视为一种“机巧”或“机心”,而受到道家的贬斥。最后,视域的广大无限在这里并不是通过明彻性获得,相反,这种广大无限的空间是由想象力构成的。
我们已经解释了儒、道两家思想视域在生活世界中的起源。尽管儒家的“天”和道家的“道”都是整全境域,但对整全境域的领会并不等于整全本身。事实上,儒、道两家的思想境域是有着其各自限度的。这种限度首先表现在上文所述的儒家缺乏想象力(以及由此而来的本体论)和道家缺乏伦理情怀(对共同体的领会)上。不过,通过思想和文化的地域传播[12],南方文学在情感上的缺陷被屈原弥补了,而北方思想也由《中庸》的出现而形成了儒家的本体论。然而,儒道互补、天道合流却并不意味着从此中国思想的视域就不存在盲点了。除了“火”和“光”这两种元素的欠缺之外,始终还有一片空白存在于整个中国古代思想中,这就是作为海本身的水元素。在儒家那里,“海”是其非思、未思和不能思之物;而在道家那里,“海”仅仅是一个隐喻,一种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