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14)
2015-10-18 01:41
导读:R.舍普等著:《技术帝国》,三联书店,1999。第98页。 参见,勒内·贝尔内著:《欢腾和虚拟:复杂性是升天还是入地?》,载《第欧根尼》,1997(2)。
R.舍普等著:《技术帝国》,三联书店,1999。第98页。
参见,勒内·贝尔内著:《欢腾和虚拟:复杂性是升天还是入地?》,载《第欧根尼》,1997(2)。第23-45页。
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95页。
R.舍普等著:《技术帝国》,三联书店,1999。第99-100页
笛卡尔著:《第一哲学沉思集》,商务印书馆,1996。第33页。
Lance Strate, Ronald Jacobson, Stephanie B. Gibson. (ed.) (1996) Communication and cyberspace: social interaction in an electronic environment. Cresskill, New Jersey: Hampton Press, Inc.p115.
迈克尔·海姆著:金吾伦、刘钢译:《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序言。
赵敦华著:《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214-216页。
Andrew Calcutt (1999), White Noise: An A-Z of the Contradiction in Cyberculture.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 INC. p132.
Lance Strate, Ronald Jacobson, Stephanie B. Gibson. (ed.) (1996) Communication and cyberspace: social interaction in an electronic environment. Cresskill, New Jersey: Hampton Press, Inc.p116.
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城,三联书店,1999年。167。
Peter Droege, (ed.) Intelligent Environment,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B.V.1997.P386-419.
赵一凡著:《欧美新学赏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第170页。
在鲍德里亚的文章中,仿真和拟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仿真意指的摹仿,包括仿造、生产和狭义的仿真等;在广义的上仿真物即广义的拟像;狭义的仿真则指超真实的再现,其仿真物为狭义的拟像。在本文中,仿真根据语境取广义和狭义,拟像则只取狭义。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让·鲍德里亚著:《象征交换与死亡》,载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第317页。
让·鲍德里亚著:《象征交换与死亡》,载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第302-328页。
Jean Baudrillard: Simulations. New York: Semiotext(e),1983.p2.
Ibid.p.23.
Ibid.p.25.
Jean Baudrillard: In the shadow of the silent majorities. New York: Semiotext(e),1983.p100.
道格拉斯·凯尔拉,斯蒂文·贝斯特著:《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第143-189页。
让·博德里亚尔著:《完美的罪行》,商务印书馆,2000。第31页。
同上。第8页。
让·博德里亚尔著:《完美的罪行》,商务印书馆,2000。第28-29页。
同上。第35页。
道格拉斯·凯尔拉,斯蒂文·贝斯特著:《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第170页。
Don Ihde, Technology and Life Word,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