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本源(4)
2016-01-19 01:05
导读:从字面上说, logos的根本意义乃是“看”,在这个意义上与“理性”相通。Logos是让人看某种东西,尤其让人看言谈所谈及的东西。Logos的功能“在于把某
从字面上说, logos的根本意义乃是“看”,在这个意义上与“理性”相通。Logos是让人看某种东西,尤其让人看言谈所谈及的东西。Logos的功能“在于把某种东西展示出来让人看,因此logos具有综合的结构形式。归根到底,“logos的‘真在’亦即alethein(按指“无蔽”)说的是:在legein……中,把话题所及的存在者从其掩蔽状态拿出来,让人把它当作无蔽的(alethes)东西来看,也就是说,揭示话题所及的存在者。”在此,海德格尔从logos的探讨中所开启出来的aletheia(无蔽)真理观却令20世纪哲学文化豁然开朗,堪称一说。Logos也就是达至aletheia的一种方式:看,或者说“揭示”。当然,如同theoria一样,logos这种“看”不是凡俗的看,而是一种纯粹的直观(noein),“是朴素地观望着觉知存在者之为存在者这种最简单的存在规定性”,② 也就是对现成的东西就其纯粹现成性的单纯知觉,在这里logos与nous互为指号,海德格尔也曾把两者的原形词legein与noein并列使用。后世对legein、noein这种纯粹的“看”或“直观”有了另外的说法,但显然logos开启了源头。
此外,logos另外有一层重要的义项。这更为海德格尔及其他现代思想家所看重。Logos在字面上最初为“说”的意思,也就是海德格尔不厌其烦地论及到的言谈、语言。Logos之为直观(noein)乃是形而上的阐释,其本意却无非是“说话”的意思。这与汉语思想最高概念“道”可相辉映,汉语思想界多以“道”译logos,道的原始义蕴乃是“通路”,继而“说话”之意,后才擢升至形上境界。钱钟书先生曾指出:“道”与“逻各斯”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比较的。关于logos这两层含义,钱钟书说:“古希腊文‘道’(logos)兼‘理’(ratio)与‘言’(oratio)两义,可以相参,近世有谓‘人乃具理性之动物’本意为‘人乃能言语之动物’。”③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Logos的含义发展也有一个过程,基尔克、格斯里等人都已意识到logos直到公元前4世纪左右才具有了今天人们眼中那种玄妙含义。而在此前第一个把logos当作高深的哲学概念的赫拉克利特那里,logos更多地是尺度、分寸的意义。用今天的术语说,至多与“自然规律”相当。叶秀山先生说赫拉克利特的“logos”实际上还保留着许多过度的痕迹,④这样的理解符合logos含义变化的历史事实。总体说来,logos关于规律、理论、道的含义更多地流传了下来,并沉淀在以后两千年的思想史中。
在logos所具有的ratio(道)与oratio(言)两种主要意思当中,ratio对logos的领会长期统治着人类思想。但随着社会文化跨入20世纪这个过渡时代,oratio的义蕴更加突显出来,思想家们并借此反对传统的理性主义。20世纪掀翻传统、重估价值、打倒偶像的突破口正是在于纠正传统对logos的“误读”,弘扬logos的语言学含义,以此进行新一轮的“哥白尼式革命”。这或许就是现代文化的门径。
4、理性与智慧
从逻辑上说,理性是一种“观看”,观看需要光照,“智慧”(sophia)就正是这种朗照的光明,在这个意义上,理性就是智慧。
爱琴海边的先民们把智慧称之为Sophia,由于它似乎是某种明亮,能让宇宙万物统统明亮起来。而明亮的东西通体透明,闪闪发光。所以明亮的东西Phaos这个词(与chaos相对),从光Phoos引申出来。先民们进一步认为,思想上的东西,虽然就其身而言,本是极清澈明亮,但由于外界的云遮雾障,却是被遮蔽着,处于晦暗之中,智慧通过思维和认识,就可把它们带入光明,所以,它当然应该被称为Sophia。
柏拉图的“理念论”及有关“光椛啤钡乃枷氤闪撕笫勒苎У摹肮庠础薄0乩图的“理念”?/FONT>eidos,idea)最初都与“看”、“视”相关,其基本意思是“所视之物”或“看见的对象”,引申为“心灵的眼睛”所看见的对象。① 这说明柏拉图的“理念”与“理性”、“理论”、“努斯”以及“逻各斯”之间在基本含义上大有相同之处,而它们所揭示的无非是同一种思想对象以及同一个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