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儒家消费思想的生态内蕴及其现代转换(1)(2)

2016-03-21 01:08
导读:孟子的家庭日常消费思想中富含生态美学的因素。他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描绘了一个儒家美丽的消费画卷:“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

  孟子的家庭日常消费思想中富含生态美学的因素。他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描绘了一个儒家美丽的消费画卷:“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无憾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中之家可以无饥矣。……”在这个理想社会里,农民耕种不违农时,不乱捕鱼,不乱伐树,粮食、鱼鳖和木材都可以尽情消费,人与自然之间呈现一派和谐的生态美。
  董仲舒则将消费思想融入天人合一的社会理想之中。他提出“民家给人足”,“民修德而美好”,“风雨时,嘉禾兴”,“民情至朴而不文”(《春秋繁露·王道》),认为要真正实现天下太平,除了人人讲道德,互相友爱,还要考虑风调雨顺、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这样才能够实现“凤凰、麒麟游于郊”的社会理想。这一理想表达了董仲舒的政治追求,也体现出他提倡与自然和睦相处中合理消费的生态美学观。
  
  3.生态节俭内蕴
  儒家提倡“宁俭勿奢”,强调在不违背礼制的前提条件下节俭消费,这种消费观在客观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孔子主张节俭,将节用作为仁人君子日常消费生活的一种美德加以倡导。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即君子吃饭不要求太饱,居住不要求安乐舒适。孔子又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奢侈就显得不恭顺,俭朴就显得简陋;与其不恭顺,宁可简陋。孔子还把“君子惠而不费”作为“五美”之首。据《论语·子罕》记载,一次孔子想搬到九夷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他还坚持“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的消费理念,即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节俭而又其乐无穷地生活。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孟子也倡导节俭,反对浪费。他说:“贤君必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即贤明的君主必需做到认真办事,节省用度,礼贤下土,向百姓征税应有一定节制。对于过度消费的后果,孟子以牛山为例,“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也”(《孟子·告子上》)。曾经繁茂秀美的牛山因遭人类过度消费的侵袭最终成为光秃秃荒山,孟子对此深感痛惜,他总结说:“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要求人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消费。
  荀子虽然对财富的获得满怀自信,但在消费上仍主张节俭有度,他说:“强本而节用,则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荀子还论述了生物对生态环境的选择标准:“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川渊枯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荀子·致士》)生态环境美好,飞禽野兽会争先恐后到那里去生活,而一旦环境恶化,那里的鸟兽就会选择离开,这样本来恶化的生态环境则进一步成为蛮荒之地,后续消费也就得不到保证。
  
  4.生态规范内蕴
  儒家主张在协调好和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满足人的消费需要,这些思想落实到实践的层面,便成为一种具体的保护生态的行为规范。孔子喜欢钓鱼和打猎的消费生活,但他只用竹竿钓鱼而不用网捕鱼;他只用带生丝的箭射鸟,而不射杀巢宿的鸟。因为用绳网捕鱼不管大鱼小鱼都会一网打尽,而射杀归宿的鸟就会毁坏鸟巢,把大鸟小鸟一巢打尽。孔子还把孝的伦理行为联系到保护生物,认为不以其时伐树,或者不以其时打猎,不仅残害生物,还是不孝的行为,应该加以反对。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荀子强调对自然界的消费利用,要“制天命而用之”,要“适时”而“有节”,不能违背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乱砍伐、乱捕杀。他提出“以时顺修”(《荀子·王制》),还强调“时禁”的重要性,“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不天其生,不绝其长……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此外,荀子认为保护生态是全天下老百姓共同的大事,“高者不旱,低者不水,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熟,是天下之事也”,因此人人在消费活动中,都应遵循生态规范。
上一篇:社会建构对科学哲学的挑战(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