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聚会艺术到新理想主义(3)
2016-04-08 01:04
导读:开放时代的文化浸泡 1999年,他因为一次意外的机遇到了法国,受到法国一位普通公民的赞助。那个法国人家里很有钱,酷爱艺术,在巴黎离雨果纪念馆不
开放时代的文化浸泡
1999年,他因为一次意外的机遇到了法国,受到法国一位普通公民的赞助。那个法国人家里很有钱,酷爱艺术,在巴黎离雨果纪念馆不远的地方有自己的一套房子,他经常利用这套房子来举办一些艺术展览,由此来资助一些世界各地在物质上比较贫困但是却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艺术家。王能涛因为一位朋友的邀请他到了法国,参加了这一次的展览。这一次的法国之行对于他个人而言收获是巨大的。一是自己的一些艺术创作得到了艺术观众们的承认,二是拓宽了视界,开始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艺术。
“以前我的思想虽然现代但其实还是很传统,一直到这一次去法国,才开始考虑到绘画并不仅仅是艺术的最好的表现形式。它应该还包括其它的许多门类,一个艺术家应该在多个领域予以探索。”
变化是在无形之中开始产生的。因为早期给一些使馆人员绘画的影响,他认识了许多的外国朋友。而这些外国朋友都知道他在宋庄有自己的一个很大的画室,就三五结伴地到他这里来玩。结果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达到了上百人。而且这里面什么国家什么肤色什么职业的人都有。德国人、美国人、法国人、荷兰人,都来了。白种人、黄种人,还有黑皮肤的人,也来了。记者、外交官、学者,也有流浪的一文不名的青年,都跑到他这里来玩。他的心越来越开放,在不同的思想文化的浸泡下面,他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观念和思想体系。
“中国并不缺少批评性的力量。”他说,“多年来我们有许多的艺术家满足于个人情绪的渲泄,包括表现一些与社会磨合得不好就由此产生的苦闷情绪与抵触意识。我不太喜欢这一点。我觉得一个大的艺术家应该能够对眼前的一些烦恼或者痛苦有所超越,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甚至于放到几百年以后,把目前的一切都只是当作一个过程,这样,自己的思维才可能具有历史的纵深度和超越性质,才有可能创造出对人类心灵有所指引的作品。”也因为此,他在2000年后开始画了一批新的作品,此被他称为“灰色系列”(即新理想主义系列)。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据他自称,这是他第三个时期的作品,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他的理想主义精神表现得更甚。如果说以往的“红色系列”还只是对自己的童年时期及早期生活的一种经验和印象的追求的话,那么他这个时期已经开始对自己的创作有了异常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自己在画一种属于中国人的独特的能够反映他们的本质精神的作品。“中国人一直很理想化,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别人没有的东西。事实上,现在西方国家也同时在承受着某种因为物质的充裕而带来的心灵危机,他们也在我们的精神里找出路,这正如我们也在学他们一样。其实学去学来,我们还得回到自己。”
2000年秋天,他在太庙举行大型艺术展览“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表现一种属于乌托邦的世界主义精神,其目光之宏远高阔令人惊讶,以致于有艺术评论家说,“是结束我们的百年阴影的时候了”。实际上,他所要结束的是中国人一种自闭,自陷于苦难之中不可自拔的心理。在秋日的阳光下面,他展出了他的雕塑作品《那天释迦牟尼》和《美丽的生活充满阳光》,还有其它的一些音响、绘画、装置作品。两年后,“成都双年展北京邀请展暨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上,他的作品居然还是人气最旺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而在这残酷的艺术竞争环境中,这恰恰证明了他超迈常人的预见性与前瞻性。
自称受禅宗影响深厚
在和记者的交谈中,他不止一次地谈到他受佛家禅宗思想的影响甚深。包括他所创作的作品《那天释迦牟尼》,也是在他有一天看《五灯会元》这本书时才找到创作的灵感与契机的。至于他后面所画的那些“灰色系列”,则更是返朴归真,把从文革后期所取来的一些图案剥掉其时代精神的外衣,再融合他个人所理解的新理想主义精神,再加上他所认为应该有所超越的佛家文化,就成了他后期非常平和明朗的一批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