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分析(1)(2)

2013-05-19 01:08
导读:参数αi和βi,i=1,2,3分别表示第i产业的税收份额对资本和劳动要素产出的弹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税收结构份额对资本和劳动的产出效率的影响。

  参数αi和βi,i=1,2,3分别表示第i产业的税收份额对资本和劳动要素产出的弹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税收结构份额对资本和劳动的产出效率的影响。
  2.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选取1996到2006年的数据。GDP来源于“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亿元);资本投入K来源于“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表”(亿元);劳动力投入L来源于“各地区按三次产业分的从业人员表”(万人)。
  由于所掌握的数据的有限性,在Xi的处理上,本文采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三大产业的划分标准,以及各种税目所主要针对的征税对象,从广东省分项目税收收入中选取各个产业的典型税目,按产业类型进行归类,最后再算出该产业税收占所选取税收项目总数的比例。由于本文是选取与产业结构关系较大的税目,目的是通过研究税收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所以可以暂时忽略其他税目的影响。
  3.实证分析
  利用Eviews5.0软件包对方程(2)进行回归,剔除掉不显著的变量得到如下估计结果:
  LOGGDP=0.961480*X1*LOGK+5.563484*X3*LOGK+1.123029*X2*LOGL-4.432244*X3*LOGL(3)
  从方程(3)中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税收收入占总税收的份额增加可以增加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但对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无显著影响;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占总税收的份额的增加相应增加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减少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并且都十分显著;第一产业税收收入份额的改变会增加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但影响并不大。
  具体来说,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X3每增加1%会使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约增加5.5635%,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约减少4.4324%。第二产业税收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X2每增加1%,会使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增加1.1230%。第一产业税收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X1增加1%,对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均无明显影响,这也正与现在取消农业税的现状相吻合。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在过去的十一年中,正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的阶段。第二产业主要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有大量的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其税收收入在总税收中的比重也不断增大。由于第三产业对资本投入有更大的产出弹性,我省正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进一步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
  现阶段广东省第二产业税收比重约占80%左右,而第三产业比重在13%~20%左右,处在严重失衡的状态。随着该省第三产业的逐步发展,最终加大第三产业的税收比重,减少第二产业的税收比重,使税收比重达到合理的状态。
  四、税收政策建议
  要实现广东省产业之间结构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以实现该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总体来讲,是在保持现有第二产业生成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内部,着重调整重要资源、重大基础设施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制定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提高规模效益,形成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团。在第三产业内部,则是在保持传统优势行业的基础上,加大发展广东省金融服务业与信息产业等,制定扶持该产业的相关政策。
  从经济增长和税收结构的份额来看,在现阶段我省的经济增长中,仍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有必要利用税收杠杆在数量和结构上调整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总体份额上三增二减,产业内部则根据需求做到有增有减。而不是单纯的增加第三产业的税收,减少第二产业的税收。税收比重的调整随着第二三产业产值的调整而调整。
  参考文献:
  [1]李绍荣 耿 莹:中国的税收结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2005(5):118~126
  [2]马栓友: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兼论我国的最优直接税/间接税结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7):15~20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刘 军:我国税制结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06 (2):59~62
  [4]郭庆旺 吕冰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增长的影响[J].涉外税务,2004(9):11~16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马彦辉 李章
上一篇:怎样改善税制结构的思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