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辩证观(1)(2)
2014-02-21 02:44
导读: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利于杜绝不合理的支出,抑制挤占、挪用资金等行为的发生,加强 党风廉政 建设,从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为遏制腐败现象的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利于杜绝不合理的支出,抑制挤占、挪用资金等行为的发生,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从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为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
三、地方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作用
1、有利于财政资金拨付管理规范化
过去财政性资金拨付制度是政府调控高等学校办学资金运作的重要手段,财政性资金支出层层转拨,多环节转账,给财政监督和控制增加了难度,而高校财务管理有一些自己的特殊情况,在实际拨付中难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现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将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都集中在国库单一体系内运作,拨付的整个过程都处于财政的管理监控之下,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2、有利于提高高校编制预算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以往财政资金预算支出执行情况并不能完全反映高校实际支出数,学校执行的结果与部门预算往往脱节,有些专项经费未按原来规定的用途使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按实际支付数反映支出,人头经费、专项经费均采取直接支付,高校不能随便改变项目和用途,这也促使高校及其下属单位必须如实申报用款计划,从根本上提高了高校编制预算的准确性。高校快速发展后,其多渠道筹资的能力加强,每年不可预测的收支逐年增加,因此高校年终决算与年初预算往往存在较大的差距,高校是否按预算要求使用财政拨款难以掌握,,难免有些单位将资金挪作他用,然后再要求追加支出的现象。甚至有的预算执行随意性大,造成资金浪费,或者预算宽,使用少,造成年终结余多,有限的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专项经费必须事先提出详尽的论证报告和预期效益,预算不能再任意估算,预算的执行与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在时间上一致,这样可以从源头上促使单位按预算规定执行,防止挪用财政资金,在高校预算执行上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有利于高校克服经费使用的主观性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预算单位支付每一笔资金的付款金额、用途、交易时间、账户余额等,都可以在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中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财政资金运转的透明度大大提高,监管力度明显加强。财政部门要求重大项目需按规定程序进行可行性论证,方可列入预算。增加了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降低了财务风险。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所得概念的界定与所得课税
论我国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