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中的我国财政政策效应分析(3)
2016-10-17 01:00
导读:五、对中性财政政策的几点建议 基于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基本实现,在经济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下,及时淡出扩张的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巩固、调整,
五、对中性财政政策的几点建议 基于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基本实现,在经济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下,及时淡出扩张的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巩固、调整,很有必要,因为任何政策都有强大的惯性,存在时滞效应。在实行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后,转入针对局部过热、以“有保有压”为特征的中性财政政策,着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质量,是当前财政政策的取向。以笔者的认识,中性的财政政策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应从有关影响政策效应的制度安排上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改革,在政策手段上多运用税收的方式,具体而言: 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公共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制度。 二是运用税收手段对企业创新、环保、循环经济等项目加大税收扶植力度;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低层次重复建设等项目的企业进行重税。 三是放开针对限制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行高科技、环保、等行业的投资。 四是及时推出物业税、加大地方政府的经济适用房的规模,切实控制房地产的投机,减轻居民的支出压力,稳定社会,提高其他领域的消费。 五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稳定粮食最低收购政策、坚决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继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六是转变城市居民就业观念、通过培训、第三产业、继续引导民资、吸引外资投资实业,努力降低失业人口率,创造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 [1]黄丽珠等。2005财政货币双稳健解读[N]。金融时报。2005-01-04. [2]尚长风。财政约束下的财政政策级效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3]王国清。财政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4]马晓。财政制度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5]从明。重视研究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5(1)。 [6]何乘材。积极财政政策的回顾与评价[J]。经济研究参考。2003(81)。 [7]文建东。公共选择学派[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8]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刘树成。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背景特点[J]。经济研究参考。2004(3)。 [10]陈爱东。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对各行业的影响[N]。四川工人日报。200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