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的时宜性(2)
2017-03-01 01:03
导读:坦诚地讲,我国经济仍处于低水平的增长阶段,通货紧缩压力较大,还需要通过积极财政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当今,政府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花大
坦诚地讲,我国经济仍处于低水平的增长阶段,通货紧缩压力较大,还需要通过积极财政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当今,政府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花大力气解决:(1)继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发挥乘数效应;(2)西部大开发的直接资金注入(或转入政策性银行);(3)保障投入和下岗人员再
就业;(4)落实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政策;(5)增加、、环境、农业投入;(6)费改税后面临的巨大财政支出缺口。以上六项项目,项项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需要政府强大的财力来推进改革,丝毫马虎不得。所以,从经济运行环境来看减税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从经济运行环境看减税
无论是“减”还是“不减”,改革的推进是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1992年,我国开始了市场经济的历程,2001年又加入了WTO,可以说,我国的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正逐步由不成熟、不规范走向成熟和规范,在这种体制转轨过程中,很多会由于诸如传统和国情的原因而使问题复杂化。因此,当经济结构改变、企业转制推进、投资需求不足、通货紧缩伴生、“三农”问题凸现等关键问题交融构成我国宏观经济大背景的时候,减税是很难的选择。1994税制改革的起因是为了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而进行的改革,而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经济运行环境下,减税和不减税不是税制改革的要害,改革应着眼于运用税收杠杆增进国家、企业效率,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着眼于整个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公平税负;着眼于全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四、从税负看减税
税率高低差异对企业竞争力较大,世界银行顾问凯思·马斯顿(M·Kars-den)曾对70年代10组20个不同税负的国家进行实证,他认为,低税负国家或税负适家的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高税负国家,并得出税收每增长1%,就会引起GDP增长减少0.36%的结论。但事实上,我国企业负担过重的真正原因不在于税,而在于不规范的收费。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企业所得税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实际税负都很低(前者大约为15%,后者大约为12%),这远低于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的水平。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税与非税的地位几乎平起平坐,这在任何一国都是少见的。因此笔者认为“减”与“不减”不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规范税种、优化税制,归并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降低纳税人“费负”,使企业朝着政府调控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