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二元财政论的缺陷与国有资本财政转化趋势(2)

2017-08-13 01:08
导读:三、国有改革的深化将逐步强化国有资本的公共属性 如何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发挥其积极作用,是我国当前改革的热点和难点,
三、国有改革的深化将逐步强化国有资本的公共属性  如何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发挥其积极作用,是我国当前改革的热点和难点,也是理论界探讨的重点。我们认为,对此应反对两种观点:一是全盘否定国有经济,不承认国有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化国有为私有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右的观点;二是借口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强调提高国有经济比重,企图恢复计划体制下国有经济一统天下局面的“左”的观点。正确的认识应该是,既要看到国有经济的不足,也要看到国有经济的优势,进而对国有经济有一合理的定位。随着人们对产权性质和产业结构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这个已基本得到解决。  据杨灿明,世界上也存在着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两种不同的产权结构。公有产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突出功能便是弥补市场的缺陷。私人在其理性动机的驱使下,是很难将自身有限的资源用于公益服务方面的,于是便要求公有产制度来弥补这一缺陷。这种弥补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福利水平,而国有资产投放的目的正在于此。即使在公有产权制度下会有形形色色的代理人,会存在高昂的委托—代理成本,但因为国有资产所投向的行业具有成本递减和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因而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弥补委托—代理成本过高的缺陷。  从本质上说,国有企业是“反市场”的,与其说国有企业是一个企业,倒不如说国有企业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工具。国有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与非市场领域有关。其功能体现在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上。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应该兼具政府和企业双重属性。企业化是其外表,贯彻政府的政策意图才是其实质。具有政府属性的国有企业应行使政府的某些职能,它在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失业压力、调整产业结构、提供福利性产品和服务等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尚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因而市场失灵除与市场经济国家具有共性外,也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合理界定国有经济的地位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市场失灵的个性特征,不可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由于我国私人资本的力量还相当单薄,因而强调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要求。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国有经济并非能够完全发挥其作用。因此,在体制转轨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解决国有经济的越位和缺位问题。  按照上述认识对我国的国有资本进行战略调整和重组,就会使我国的国有资本从市场有效作用的领域退出,而进入市场失效和部分失效的领域,这样一来,国有资本的公共属性将日益明显,国有资本财政的营利性特征将逐步消失,而弥补市场失效、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将日益凸显出来。而作为资产所有者的政府则将日益从属于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财政将由二元财政向公共财政过渡。  四、结语:国有资本财政将为公共财政所同化  张馨教授在其《公共财政论纲》203页指出:“要真正解决双元财政的认识问题,还有待于我国改革的根本成功,有待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真正建立。因为双元财政模式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建立,从根本上看也就谈不上建立双元财政的问题。”显然,张馨教授认为二元财政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模式。而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模式是公共财政,就其结构而言是单元的,而不是二元的。只有在体制转轨时期,财政的结构才是二元的,而且,这种二元的财政结构是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着向单元财政即公共财政转化的趋势。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资本的公共属性日益增强,国有资本财政必将为公共财政所同化。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原则的必然要求。当然,即使在市场体制完全建立起来的条件下,政府仍然具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但这种资产所有者的身份是从属于社会管理者身份的。因为,作为社会管理者要满足公共需要,仅仅凭借政治权力,而没有一定的经济权力,事实上是无法实现的。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之所以掌握资产的所有权,绝对不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公共需要。而张馨教授把双元结构财政看成是理想的模式,而没有看到其不稳定性、过渡性,显然不利于把我国的财政改革乃至经济改革推向深入。 
上一篇: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的评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