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国县乡财政收支能力的思考(3)
2017-08-13 01:54
导读:4.推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通过减少财政管理层次,省级财政可以将收支划分、体制补助基数、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资金调度、专项资金补助等工作
4.推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通过减少财政管理层次,省级财政可以将收支划分、体制补助基数、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资金调度、专项资金补助等工作直接部署到县,方便从源头上加强对县级财政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促进县级财政科学、合理地安排预算,调动县乡财政组织收入的积极性,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有力地促进县乡加快自身发展。此外,在县乡政府层面,大力推行和完善“乡财乡用县管”改革。
5.实施控编减员增效
加强县乡政府的人事编制管理,建立规范的管理办法。要继续有效地精简机构,减少县乡财政供养人员。对一些职能弱化、重叠设置的县乡部门和机构要进行撤并,对一些从事经营性和竞争性行业的部门单位要使之尽快与县乡财政脱钩。要利用各种途径和有效载体分流县乡在职机关干部职工,尽量减少财政供养人口,对超编人员,县乡政府可采取按比例逐年消化的办法,坚决防止反弹。
参考文献:
[1]陈荣佳.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7,(5).
[2]丁学东,苑广睿.完善财政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财政研究,2006,(1).
[3]胡鞍钢,魏星.财政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挑战与策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7,(5).
[4]刘乐山,何炼成.取消农业税后的县乡财政困难问题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5,(3).
[5]吕炜.构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财政保障机制[J].财贸经济,2006,(3).
[6]温铁军.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理论参考,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