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启示(3)
2017-08-13 06:37
导读:(二)应该尽快推动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加快发展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化解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选择银行的优质资产实行证券化,并加
(二)应该尽快推动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加快发展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化解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选择银行的优质资产实行证券化,并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组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衍生证券,而转出的资产也从资产负债表上移出。这样,银行就可回收流动性,使资产负债结构和期限得到改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美国、欧洲等地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对缓解次贷危机的冲击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严重的短存贷长问题,而将已投放的贷款进行证券化,提前回收流动性,就可以防止因为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所引发的风险。
在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的错误在于次级抵押贷款的缺陷,即证券化资产是信贷公司向那些风险高、还款能力较差的人发放的高利率次级抵押贷款。我国推进资产证券化时就要选择银行的优良资产进行证券化,要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一定要加强基础资产池的信息披露,建立资产信用风险的评价体系。
(三)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监管。信用评级公司、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有可能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结成利益共同体,而信息透明性对金融市场发展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行为的信息披露,提高信息透明度。此外,在利益的影响下,信贷公司逐渐推出一些具有较高风险的产品,信贷公司寄希望于美国楼市的持续上涨,在房价不断走高时,即使炒房者现金流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也可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以填补缺口。随着美国楼市出现下跌,次贷出现还款压力,进而导致信贷公司的资金链断裂。而在较高风险的产品不断推出时相应的风险监管却没有跟上。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有利有弊,金融创新只能将风险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散和转移,而不能从根本上消灭风险,它并没有降低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而衍生品也只是提供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重要工具,它虽然可以对冲风险,但不能消灭风险。除金融机构本身应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外,监管当局也应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管理。从而不断加强对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监管。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此外,金融市场的过度反应和预期的自我实现,会加剧金融波动的程度,甚至会导致危机。在衍生品市场日益发达,金融市场联系日趋紧密的今天,市场的过度反应、投资者信心的动摇会迅速波及金融市场全局。因此,市场信心应当成为货币和监管当局管理的重要内容。
(四)在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金融合作将成为发展趋势,各国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之间应及时协调和应对金融危机。一个始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产品问题,却很快扩散开来,造成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各国央行和监管当局则联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 “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缓解金融结构的流动性风险,避免了次级债风波的扩散,从而避免了进一步金融危机的爆发。由此可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国金融市场互相渗透,危机极容易在各国之间相互传染。而各国也应建立和巩固国际金融合作机制,发展和扩大国际金融合作平台。对中国而言,就要在提高本国金融市场各类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陈华.金融监管、最后贷款人与存款保险相关制度研究[J].山东经济,2007,(5).
[2]梁福涛.警惕美国次级房贷危机[J].新财经,2007,(5).
[3]龚宇.美国信用评级业监管体制变迁[J].证券市场导报,2008,(7).
[4]李云林.美国为什么会发生次贷危机[J].中国投资,2007,(12).
[5]周纪恩.从次贷危机根源和实质看宏观金融风险监管[J].新金融,2008,(6).
[6]马雪彬.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