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偷逃所得税的常见手法揭露(2)
2017-08-15 01:08
导读:四、固定资产折旧及后续支出核算的不规范 有些企业由于刚刚成立,企业负责人对于取得合法凭据人账的意识较差,认为自己是老板,钱是自己的,只要
四、固定资产折旧及后续支出核算的不规范 有些企业由于刚刚成立,企业负责人对于取得合法凭据人账的意识较差,认为自己是老板,钱是自己的,只要求购入的材料及设备价格低一点,不重视取得发票,这就使一些新办企业购入的机器设备和基建材料以非法凭据(白条或假票)入账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是,税法规定对于这种无正式发票人账的固定资产不允许计提折旧,对存货等不允许计入成本,还应对企业按规定取得合法凭据而形成的固定资产建立登记备案制度,以便于以后年度的纳税审核或检查。对这部分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不得作为费用冲减应纳税所得额,应作相应的纳税调整。 一些企业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不论大小,一律直接记入了“制造费用”账户。但按照税法规定,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的20%时,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增加固定资产的价值,并按有关规定计提折旧,分期摊销进入成本。
五、利用税法与法规的差异偷漏税款 一些企业利用会计上所得税核算与税法规定的不同偷漏税款。如纳税人在基本建设专项工程及职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业商品、产品,在会计核算上按照成本结转,不确认收入。但按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交纳所得税。有些企业有意遗漏不与调整收入,偷漏税款。
六、隐瞒销售收入,偷逃税款 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隐瞒收入,偷逃税款。比较常见的是,零星的现金销售不开发票,不入账,形成“小金库”,并达到偷税的目的。但这样易形成产销倒挂的现象,即销量小,产量大,而库存较小。对这类问题的检查可以将财务账与仓库的保管账相核对,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盘点。
[] [1]孙元武,胡永泰。所得税汇算清缴需注意的几个问题,税务报,2005-01-31. [2]编写组。2004年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指定教材。税法(1)(Ⅱ)[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