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财政政策的比较与借鉴(2)
2017-08-18 04:15
导读:三、美日两国财政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从1998年开始,我国就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至今已有4年多的时间。在这4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共发行了5100亿元国债
三、美日两国财政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从1998年开始,我国就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至今已有4年多的时间。在这4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共发行了5100亿元国债,这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起了积极作用。国债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的调整,改善了各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加快了西部大开发及城镇化的步伐。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宏观经济运行表现出“启而不动”的特征,这表明,最终需求仍未启动。另外,积极财政政策作为一项短期的宏观调控政策,淡出是必然趋势。可以说,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处在一个逐步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认真地借鉴和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已显得十分的必要和紧迫。综合比较美日两国的财政政策,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1.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的规模应当适度。任何政府都不喜欢背财政赤字的包袱,无不渴望实现预算平衡。财政赤字过高,债务规模过大,很容易引发财政危机和加剧经济萧条。因此,谨慎理财,控制财政赤字和内外债务的规模是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的国债规模过大,从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到2001年,我国累计增发的长期国债高达5100亿元。另外,我国的财政债务依存度也不断上升,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随着这几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不断实施,我国财政赤字的缺口也越来越大。2001年,中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2.7%,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日本在这方面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这也告诉我们积极财政政策实质上是一把双刃剑,在实行这项政策时一定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 2.政府公共投资和债务支出要有的放矢。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和债务支出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重点支出项目,也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因此,国家在对公共投资和债务支出方向的选择上一定要有的放矢,突出重点。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4年里,国债投资成为了社会投资的主体,其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我国的国债投资项目较多,资金相对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也有所抬头,造成了国债投资的效率较低。美国在这方面的作法是十分成功的,值得我们借鉴。当前,我国应重点加强对、通讯、农业、和技术的投资,努力推动经济的转型。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为私人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政策上要予以鼓励和支持。 3.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手段不应单一。目前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质上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根据一般和各国实践经验,实行反经济萧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有两个手段:一是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支出;二是减税。而在当前我国主要采用了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的办法。在收入方面,不仅没有减税,而且是在超常增税。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政策,它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各项政策的密切配合,光依靠单一的政策是很难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我国现在实施财政政策,要逐步跳出以前的以扩大政府支出为特征的单一模式,适当的时候,运用包括减税在内的多种手段,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财政政策必须依据经济的发展状况适时进行调整。财政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财政政策,其政策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经济状况来选择采用哪种财政政策。当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时,财政政策也要适时的做出调整,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实施了4个年头,作为一项短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当条件成熟时,应该考虑逐步退出,实现财政政策的顺利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