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来源(4)
2017-08-24 01:00
导读:表2 项目 货物税 入境税 出境税 过境税 产销税年度1941 200 653 49 989 32 316 26 6121942 1 687 364 199 705 953 323 53 8851943 2 118 535 1 003 902 1 018 244 10 200 7811944 65 663 489 3
表2 项目 货物税 入境税 出境税 过境税 产销税年度1941 200 653 49 989 32 316 26 6121942 1 687 364 199 705 953 323 53 8851943 2 118 535 1 003 902 1 018 244 10 200 7811944 65 663 489 3 330 126 8 763 909 4 920 5551945 181 501 043 52 606 117 12 242 884 44 155 870项目 营业税 合 营业税 临贸税 计1941 83 249 / 432 8191942 435 702 / 3 329 9791943 9 743 071 / 24 084 5331944 18 762 816 9 890 768 115 942 7941945 29 110 843 10 602 335 337 146 979 (三)盐税。盐税征收开始于1937年,随着边区盐务的发展,盐税成为边区一项重要的财源。1937年至1945年盐税收入统计如下(以券币为单位):1937年近0.2万元;1938年4.9万余元;1939年2.9万余元;1940年4.4万余元;1941年37.2万余元;1942年48.9 万余元; 1943 年447.1万余元;1944年2457.8万余元;1945年17818.7万余元。(注: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的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1948年2月18日,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下称《史料摘编》)第六编《财政》,第13、48、14、15、16、20、236、367、374—375、426—427页。)
(四)公盐代金。严格的说,公盐代金不是税,而是临时捐,是动员群众帮助政府运盐的劳役,其金额较大,在政府财政收入中有一定地位。公盐代金始征于1941年,各年统计见表3(1942年前为边币, 1943年后为券币,单位:元)(注: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的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1948年2月18日, 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下称《史料摘编》)第六编《财政》,第13、48、14、15、16、20、236、367、374—375、426—427页。)。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表3 年代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金额 7 009 000 35 557 000 4 521 796 45 793 291 84 637 878占年财政 27.73% 10% 2.82% 9.07% 5.25%收入比例 (五)牲畜买卖税和斗佣。牲畜税是牲畜买卖的一种手续费,征收牲畜价格的5%。斗佣是代买卖粮食者过斗而征收的手续费,一般征收1%到2%。二者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历年收入数额是:1941 年45万元;1942年190万元;1943年4728万元;1944年约8000万至1亿万元。(注:南汉宸:《边区财政工作》1944年8月, 见《史料摘编》第六编《财政》第390页。)除以上五种税捐外,还有烟酒、羊税等。
特产贸易收入是边区一项重要的财源,可解决边区财政的26%至40%。特产贸易始于1942 年,历年统计见表4(注:《边区特产贸易收入统计》,见《史料摘编》第六编《财政》第426—427页。)。
表4 年代 收入 备注1942 139 623 000元(边币) 占岁入4043 65 347 927元(券币) 占岁入40.8244 135 388 778元(券币) 解决财政开支26.6345 757 995 348元(券币) 解决财政开支40.07% 公营的发展,为边区政府提供了部分财源。据不完整统计,公营企业为政府提供的财政收入是(缺1941年、1943年资料):1940 年2.7万余元(法币);1942年422万元(边币);1944年18385.4万余元(券币);1945年23121.1万余元(券币)。 (注: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的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1948年2月18日, 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下称《史料摘编》)第六编《财政》,第13、48、14、15、16、20、236、367、374—375、426—427页。)公营企业的收入在边区政府财政来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如1944年的收入占当年财政收入的36.2%。(注: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的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1948年2月18日, 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下称《史料摘编》)第六编《财政》,第13、48、14、15、16、20、236、367、374—375、426—4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