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的研究(2)
2017-09-03 06:25
导读:4完善增值税转型的对策 (1)完善增值税会计核算方法。增设固定资产明细帐,以明确区分含税与不含税固定资产。对于新购的符合增值税抵扣范围规定的固
4完善增值税转型的对策
(1)完善增值税会计核算方法。增设固定资产明细帐,以明确区分含税与不含税固定资产。对于新购的符合增值税抵扣范围规定的固定资产,应按不含增值税价格记明细帐,而对于以往固定资产和不符合增值税抵扣范围规定的固定资产则记入含增值税明细账。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企业在纰漏企业会计信息时,应将由于实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资产计价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利润影响数在报表附注中补充说明。这样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并随着增值税制转型的不断深入而扩大,达到完善增值税会计核算制度的目的。
(2)适时由“增量抵扣”向全额抵扣过渡。增值税增量抵扣政策的设计,对于缓解财政收入压力,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是有利的。但是,增值税转型的最终目标应是固定资产购进所含进项税金全额抵扣,避免重复征税。因此,增值税转型改革中应按终级改革目标所需条件进行下一步试点和全面推广,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完善改革。
(3)调整税率。消费型增值税扩大了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金,造成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金的下降。从东北试点不难看出,我国增值税转型后一年将减少税款约700亿元人民币左右。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提高增值税税率以维持税收总量,因为减少的税收可以消化:①从转型中消化;②从适当提高某些行业的营业税率中消化;③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水平,从而提高所得税税基,增加所得税比重的增收中消化。
(4)扶持小规模纳税人。目前,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偏高,增值税转型后应减少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首先应该调低税率,统一税赋,在实践中采取类似营业税的简化措施。其次适当调低小规模纳税人的界定标准,缓解两类纳税人经济交往中在价格、税负上的矛盾。同时,进一步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5)完善配套政策,堵塞税收漏洞。增值税作为中国的主体税种,其转型政策的实施,应充分注意完善其配套措施。从当前看,应尽快从政策上界定固定资产“增量”与“存量”,从远期看,应逐步降低商品劳务税的比重,提高资源环境税和所得税的比重。同时应积极推进其他税种改革。另外开征新税种,确保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还要加强所得税的设计与征管,提高所得税的比重,实现双主体税种。这样通过对税收收入结构的调整来保证增值税转型后税收收入的平衡和稳定,充分发挥税收调控经济的作用,使经济与税收协调快速发展。
(6)强化税收征管。增值税转型实施不仅需要政策的科学制定,同时需要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手段的有力支撑。当前应本着简便、规范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类
规章制度,积极推行税务电算化,实现税收工作的法制化、加强税务人员的依法行政建设等等,完善或重新设计管理制度、操作方法和流程,并尽快升级管理系统,以确保工作的规范化和数据的真实性,减轻税、企双方的工作压力。同时提高税务人员素质,强化其办事效率,加强税法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