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
2017-09-06 05:21
导读:三、改进高校政府采购工作的对策 第一,完善法规制度。政府采购中的腐败严重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对和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要解决政
三、改进高校政府采购工作的对策 第一,完善法规制度。政府采购中的腐败严重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对和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要解决政府采购过程中的腐败问题,只有通过经济手段和手段双管齐下的方式,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到为止,我国已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法规规章及政策文件近40个。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定法规时没充分考虑是否与国际惯例接轨、相关问题制度不配套、对同一问题上下口径不一致等问题。所以,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政府采购工作中的经验,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实施办法,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同时,加大政府采购中腐败的惩处力度,只有这样,政府采购工作才能做到有法可依,腐败问题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第二,采取灵活多样的采购方式。实施政府采购,应调动政府和学校两方面的积极性。学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应同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对大中型基建工程、大批量教学仪器设备以及大宗物资采购,要编制采购明细表,注明时间、生产厂家、商品品牌、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标准以及经费来源等。这样便于财政部门将学校政府采购商品所需财政预算直接划拨到政府采购机构,由采购机构直接与产品供应商结算,从而加强预算约束。同时,学校要与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多沟通,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对采购数量大、时间要求不高,且通用性强,技术指标简单的教学仪器设备,如办公用品、计算机、空调等,由政府采购完成,以便充分发挥政府批量采购的优势,节约资金;对教学、科研急需,且价值较高的教学仪器设备,可采取招标采购的方式由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共同完成,以便节省时间;对数量较小,来源单一的教学仪器设备可由学校自主采购,以缩短供应链,减少采购费用。这样才能解决好政府采购周期长与学校对所需商品和服务使用时间要求紧的矛盾,以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及科研工作能顺利进行。 第三,建立健全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机构,落实责任制。对高校而言,教学仪器设备是保证完成教学、科研的物质前提,其采购的好坏,关系到教学和科研能否正常运转。据部《高等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规定,教学仪器设备必须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管用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机构,落实责任制。学校要在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加强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使仪器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充分发挥效益。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可实行以招投标为主要形式的政府采购运作机制。此外,要好做教学仪器设备采购的前期论证工作,强化物资设备管理工作责任制,把好评标关。 第四,加强监督检查。要规范政府采购行为,首先必须由专门机构负责,即学校的物资设备管理处,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制订学校政府采购实施方案及操作程序,然后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行事,避免人为干预。根据《政府采购运行规程暂行规定》,政府采购程序为: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汇编政府采购计划,确定并执行采购方式,订立及履行
采购合同,验收,结算。如采用招标方式,应通过等媒介发布招标公告、出售标书文件、初审投标商投标资格、召开公开开标大会、组织专家评委进行商务评估、价格评估、技术评估和综合评估,评标委员会将合同授予被确定为实质上响应招标文件要求、能够满意地履行合同义务的、价格评估最低且综合评估最高的投标商。 财务部门、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应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财务部门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政府采购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政府采购是否严格按批准的计划进行,有无超计划或无计划采购行为;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有关政府采购文件是否按规定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政府采购合同履行情况和采购资金拨付是否符合规定产。监察部门应当参与数额巨大或重大采购项目活动的监督。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投资力度也将不断加大,在高校实行政府采购将越来越重要。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高校物资采购工作的效率,相信高校的政府采购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