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探析(2)

2017-09-06 06:26
导读:三、改革单一体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 (一)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化理论体系 l.公共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伴随着二战的结束,
  三、改革单一体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  (一)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化理论体系  l.公共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伴随着二战的结束,各国政府干预作用的不断加强和福利国家的过度发展,政府职能扩张、机构臃肿和效率低下的弊端日益突出,人们认识到政府在市场中存在着失灵现象,面对这种情况西方学者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审视,并从治理的理念内涵出发,从中挖掘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有用价值。在此基础上,逐步地形成了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体现了人们对政府管理和公共部门管理从组织结构到功能作用,从行为方式到行为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论升华。”[4]这也使得我们在对公共产品的提供中,明确提供主体的内涵,公共治理理论的提出扩大了对象的范围,它成为公共部门自身管理、社会组织和团体管理以及公共事务管理的综合体,为公共产品提供理论前捉。  2.“灯塔”的。英国学家罗纳德。科斯了早期灯塔现象,通过这一现象的研究他提出了灯塔的私人收费的可能性。其现象表明了,“作为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来加以提供,并且会更有效率。这也在理论上反驳了传统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垄断的观点,为人们建立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5]  3.第三部门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的。非营利性组织的建立,对公共产品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平台。由于非营利性组织的非营利特性和高效性,这使得政府所承担的一些准公共产品,可以由第三部门来进行提供,这防止了政府中“搭便车”的现象,提高了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二)政府理念的转变,公共部门的内涵得以体现  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开展,政府逐步从管制型政府转入到服务型政府阶段,政府的理念也相应地由“管制”转为了“服务”,这是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价值。公共服务理念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政府的认识,政府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压力型的政府,而是为人民提供服务的政府。政府行为方式也不再是靠权威对人民发号施令,而是与人民形成协商谈判的互动关系。政府理念的转变带来了公共产品提供主体的多元化变化,传统公共管理理念下政府是公共事务和公共产品的惟一管理者和提供者,把其他组织和个人排斥在外。而伴随公共服务理念的深入,逐步强调的是根据不同的特点而实行不同的主体服务原则,参与管理和服务的主体已经不再局限于政府部门,还包括非营利性组织、私人部门和其他各种团体与个人。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要打破政府垄断的局面,充分安排其他组织在有效提供公共产品中的作用。  (三)发挥其他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做到政府与相关组织的有机结合  就政府与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而言,他们之间应该是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合作关系。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公共部门就是指政府,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惟一提供者。而在新公共服务理念下,管理主体是多元性的,非政府组织也都被认为是公共产品的供给者,他们之间不应该是压制与被压制的关系而是一种合理分工的合作关系。当前政府正处于转型期,应该运用它的力量去培育和发展更多的非政府组织,用它们来解决当前中存在的许多和公共产品的提供难题。就公共产品的提供而言,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中,应该以农民的需求为中心。在农村的供求双方关系中,地方基层政府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农民是公共产品的需求者,因此在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过程中,政府必须坚持农民的需求第一原则,深入了解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加强对实际情况的,在做决策时不脱离农民的实际情况;第二,通过非政府组织来提供公共产品,主要是通过现在农村中的各种基金会来为农民提供公共产品的所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各地建立了许多经济协会,通过民间的合作形式来实现农民自己提供自己所需产品;第三,实现基层政府、农村经济协会和农民的三者的统一与联合。农民自身经济组织的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也逐步地多元化,由原来的政府惟一供给变为了政府、经济组织和农民三者共同供给。因此,政府必须重视三者的有机结合,发挥各自功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四)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配套措施  1.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实现对公共产品的自主需求。“必须重新认识农民,考虑农民的需求,从而确实解决农村问题。”[6]现在在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中,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再加上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因而在公共产品的需求性上存在着非理性。他们在对公共产品的选择上往往只从眼前和近期的利益着眼,而对长期性的、见效慢的公共产品的需求热情不高,有的农民还存在着“搭便车”的心理,这些原因造成公共产品的需求信息失真。因此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需求观,积极地参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监督。  2.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加强对农村财务的监管。农村财务是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一个主要来源,因而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增加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农民减轻负担,切实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改革乡镇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各地转移支付制度,保持农村财政不受到上级政府的制约, 保证村民自治的顺利开展,也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现。  3.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和管理机制。由于农村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体制忽略了农民对公共产品的真正需求,导致了一些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不对称现象。因此,为了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必须建立一套农村公共产品的民主表达机制,以能体现农民的真正需求。同时,加强对农村公共资源的监督,实现村务公开,确保公共资源合理利用,使公共资源的使用置于严格的农民监督之下,保证其能真正地用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中。
上一篇:谈谈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