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税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及对策(2)
2017-09-09 06:13
导读:三、坚持可持续战略要求我国税收制度进行调整 随着主义市场的发展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确定,现行的税收政策在促进技术进步、优化资源配
三、坚持可持续战略要求我国税收制度进行调整 随着主义市场的发展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确定,现行的税收政策在促进技术进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我国资源税还存在着保护资源政策导向不明确的(主要是调节级差收入),资源税征收范围也过窄。所以如何发挥税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调节作用,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税收制度提出的新要求等问题,亟待解决。首先,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现行税收制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其次,要进一步加强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对科研开项目的优惠,科技投入方面的鼓励,及与科技有关的制度等。最后,要建立和完善环保护税收制度,使税收在控制和治理污染企业,发展环保产业,提高环保技术和资源的回收利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调整税收政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国家应选择合理的税收政策,使西部真正享受一些政策优惠‘ 以使区域经济在生产中真正有效地吸引外资,促进和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在税收制度调整方面根据西部大开发的实际,应采取如下措施: 1.赋予西部地区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由于税收立法权、解释权、减免权等高度集中在中央,在地方税收体制内,地方政府缺乏相应税权,这种状况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积极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尽管有中央的支持,有东部地区的帮助,但西部地区自身的努力才是大开发成功的内因,这无疑增大了西部地区各省、区政府职能的和范围,增加了地方政府的事权。因此,根据税权与事权相一致的原则,可以考虑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不违背国家税收基本的前提下,赋予西部地区政府制定本省区某些地方税收法规的权限,并适当下放一些税种的管理权限。如资源税的管理权限,可由省级税务部门根据本地资源灵活制定征税范围、单位税额、减税免税政策等,以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理财治税的积极性 2.对西部实行适度的轻税政策,这是促进西部大开发不可缺少的条件。如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可以考虑实行投资抵免;个人所得税方面,为了吸引人才到西部创业,可以考虑对科技人员的工薪所得适当提高其扣除额;在流转税方面,可以对西部机构实行优惠的流转税政策,以吸引外来更多的资金支持西部开发。 3.调整部分税种的收入分成比例,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财政体制。现行的税收分成比例全国一刀切,西部地区的财政比较困难,应根据西部实际情况调整税收分成比例。可以考虑适应提高增值税的地方分成比例。可否设想将增值税分享比例由的25%提高到30%或40%,甚至五五分成。增值税返还系数也应适当调整。 4.改革完善地方税制,进一步发挥地方税制的财政、调控和监督职能。1994年税制改革,中央骨干税种已全部到位,但地方税制建设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相对滞后,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应加快地方税制改革的步伐,适应西部大开发形势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