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析高校图书馆服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2)

2013-05-04 18:17
导读:1.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要注意文明,要以平和的语调面对读者,因为,语言文明的程度能直接影响服务质量。近年来,许多高校在读

  1.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要注意文明,要以平和的语调面对读者,因为,语言文明的程度能直接影响服务质量。近年来,许多高校在读者服务窗口规范了文明用语,说话都带“请”字,需要读者注意的地方都贴出了“温馨提示”,设置了“文明示范岗”等等。工作人员面对读者时是用微笑相迎,而不是用冷面相对。图书馆实行开放式的,藏查借阅一体化,图书馆员与读者实行零距离接触,其言谈举止都会给他们带来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的、受益终生的影响。工作人员对待读者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处处、事事注意细节,为读者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根据自己的服务宗旨和原则,结合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信息需求倾向、利用图书馆的个人习惯特征等,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针对性更强的信息产品,为用户提供一种直接而高效的文献个性化服务,使用户的工作、研究富有成就。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内容。
  2.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方式。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应不断创新,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层次,深化服务内涵。例如,笔者所在的南华学院图书馆依托“南华节”为契机,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一系列活动,如火如荼。比如通过“你选书,我买单”大型现场采购图书的形式,使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而随心所欲地挑选自己心仪的图书。还有,新生入馆、文献资源利用讲座;在全院范围征集优秀的书画摄影作品、读书心得;通过图书馆系统来馆借阅图书量多少的标准排名,评选优秀读者;每年举办两次高水平“专家读书心得座谈会”等活动,让读者充分体验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这些都体现了我馆在以人为本服务中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的创新。在实践中,如预约图书、推荐新书目,为读者提供选书参考指南;在馆内适当位置增设检索机,以便读者轻松检索所需要的图书和查询自己的借还书情况;取消小额违规扣款的人性化管理方法等等,进一步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向人性化服务的转变。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围绕读者展开,网络下读者不仅仅需要信息管理和服务形式的科学化、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而且需要倾注人文关怀,这就需要双赢的沟通。同时,读者到图书馆不仅要获得知识资源需求的满足,而且作为人的基本权益也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尊重。图书馆从业者都应该领会学习阮冈纳赞的“五原则”并运用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尊重读者、爱护读者、方便读者,让图书馆向每一个人、每一种思维方式大开方便之门。图书馆以“以人为本”精神服务于读者,图书馆才能取得竞争的相对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改善阅读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对读者的阅读愿望和阅读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大学图书馆的阅读环境是要为老师和同学创造赏心悦目的助读环境, 通过精心设计、精心布置、精心营造,让广大师生感觉到既舒适,又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以此激发他们阅读学习的兴趣。我院清远校区图书馆在设计、建设、使用过程中,充分汇集全体馆员之聪明才智,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多次共同商讨逐步完善。以宽敞、明亮、宁静、温馨为主旋律来进行馆内装饰,图书馆内大厅、走廊、阅览室等场所布置一些盆景、花卉,以此来衬托出绿色盎然的文化氛围,阅览室窗明几净,在宽敞的墙壁上配挂伟人、名人的画像及格言,文化墙及背景墙的巧妙布置,显出环境的生机盎然,自然成趣。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环境与人的和谐。就如计国君先生所提出的那样,使得师生感受到:“最好的环境是图书馆,最留恋的地方是图书馆,收益最多的地方是图书馆。”
  三、结语
  总之,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的本质就是一种从人本主义中寻找创新的服务理念和执行机制,图书馆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是在宣传以人为本,实践以人为本。因此,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的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机制,与时俱进,使图书馆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芝.关于做好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9(8)
  2.任仙姬.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创新[J].现代情报,2009(6)
  3.刘素花.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浅议[J].中国科技信息,2006(23)

上一篇:浅析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的实现路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