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论图书馆信息资源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2)

2013-06-09 01:07
导读:(二)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严重不足,思维创造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思维创造力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我们国人并不缺乏这种潜能,我们曾经创造了辉

  (二)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严重不足,思维创造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思维创造力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我们国人并不缺乏这种潜能,我们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大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太令人担忧。我们学生之所以创造性匮乏,除了与我们的传统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我们存在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在当前,培养大学生的思维创造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大学生能够走进大学,在汲取前人文化食粮的同时,培养自己的一种思维创造力。
  (三)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薄弱,学习能力有待加强
  当前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让人担忧。我们对在校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表明大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第一,绝大多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二,部分学生厌学;第三,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第四,绝大多数学生不清楚什么是自主学习和如何自主学习。
  三、图书馆信息资源对大学生素质提高的途径分析
  (一)阅读类图书,提高大学生对哲学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哲学素质
  越是向前发展,哲学类图书对人类的影响就越大,就越会成为人类社会的核心信息。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竞争力和可能取得的成就。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越来越成为衡量其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从学科体系,还是从人类社会的基本认识规律看,我们每个青年学生必须读,哪怕只读那种普及本的哲学类图书。我们把它比喻成知识的骨骼。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二)阅读社会和自然科学概论性图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认知社会的能力
  如果说哲学类图书是知识的骨骼,那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概论性图书就是人类知识的脉络,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大学科概论方面的图书的信息量也是很大的,其熵值仅次于哲学类图书。信息学专家的研究表明:一本好的社会科学概论的图书是这个学科全部重要信息的80%,而它的常用信息(即有效信息是75%),一本好的自然科学概论性图书是这个学科全部重要信息的65%,而它的常用信息达90%以上。这些信息对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认知社会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社会认知能力,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掌握文献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图书馆对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提供大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物质条件,如大量的书籍、报刊、书桌、电子阅览室等学习硬件,以及安静舒适的学习、充裕的学习时间等。图书馆提供的学习条件越充分,大学生学习的效果可能就越好,其学习能力也就提高得越快。电子文献的迅速发展为现代信息社会读书治学效益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也为学生学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目前我国的电子文献已经相当丰富。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培养人的全过程,要在统一认识,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依靠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广大学生的努力,才能得到实现。高校图书馆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信息中更多地涉猎对自身成长成材具有启迪作用的知识,才能真正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参考文献:
  [1]杨福云.试论高校图书馆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05,4(2):89-91.
  [2]刘家丰.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出版社,2001:86.

上一篇:试论高职图书馆采访工作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