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 5疏漏因素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图书预约失败的原因在于图书管理中的疏漏。尽管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在这方面做了足够的努力,但工作人员偶尔也会在忙乱中忽视了预约提示信息,导致预约图书未被挑出,被预约的图书被混人其他图书中一起上架,该被预约图书便迟迟不能用来通知预约者。
3预约图书的动态管理办法
为了提高图书预约的成功率,图书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预约图书采取动态管理办法。
3. 1加强图书预约服务宣传,约束预约行为
在开展网上预约服务之前,要把读者放在首要位置,对图书馆预约服务的实施办法与目的进行大力宣传,让更多的读者知道图书预约服务是为他人和自己提供借阅便利的,不能随便预约;对一时预约又不再需要借阅的预约图书应及时取消预约登记;一旦预约登记,就要时常关心预约图书到馆通知,按时办理图书借阅手续。建立读者信用等级信息,对累计多次未领取预约图书的读者采取降低等级、暂停乃至取消预约权限的措施,减少预约读者的随意性和干扰性预约行为,提高图书预约成功率、加快预约图书的流通。
3. 2适当增加热门图书复本量,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在实践中常常遇到某本书被多数读者预约,预约排队高达十几人甚至几十人,显然该书在本馆单册数量过少,致使想看的人排长队预约。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可对预约频度高的图书做登记,随时联系采访部门采购人员,酌情增加热门图书复本量,以缓解预约图书排长队现象,尽量满足读者需求。
3. 3针对预约图书,优化服务细节
预约人数的多少表明了一种图书的受关注程度,从而可以使我们为借阅频繁的图书制定特殊的政策。当一本图书有人预约时,要将已借出的图书借期缩短,由正常的3个月缩短为1—2个星期。可采用电子邮件或短信的方式通知读者本书已被预约,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还书。我们计算一下,如果某本图书有3本复本量,以图书的借期为3个月计算,且每个读者都持满借期,一年最多可流通12人次。如果图书的借期缩短为Z周,且每个读者都持满借期,一年最多可流通144人次。这种动态的管理方式使每一册图书根据借阅频率得到充分的利用,其效益和使用效率不是只靠增加复本量可比的。
3. 4开展未到馆新书预约,提高图书利用效率
除了传统的图书预约服务,图书馆有必要开展新书预约服务。未到馆新书预约:指图书馆采访部门订书后即按批打印订书清单,以“即将到馆新书通报”的形式提供给读者选择预约。其优点是新书还未到馆就为新书找到了读者,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新书预约服务的动态管理形式,体现了图书馆“为书找人”的服务思想。
3. 5预约在编状态图书,提高图书流通效率
当读者预约在编状态图书时,流通部门可将此种图书的信息转交采编部门,采编部门要在正处理的图书中找出读者所借图书,并加快处理过程。可规定在几个工作日内验收、编目完毕,送交流通部门后由流通部门及时通知读者取书。由于图书加工、编目等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借阅管理办法缩短了有阅读需求的图书到读者手中的时间,提高了图书利用的时效。
3. 6提供多种查阅预约信息梁道,拓展多元化服务
为了提高图书预约成功率,提高图书预约服务质量,增加信息传递的途径、提供图书馆与读者信息交流的平台是成功的关键。图书馆要做到让每位预约读者都能在有效期内收到通知是提高预约成功率的一个必要条件。通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提供的OPAL检索机或者校园网内的任何终端,登陆“我的图书馆”,查看本人借阅情况以及预约图书是否到馆。②图书馆通过电子显示屏动态公布预约到书信息,方便到馆读者随机查看。③在图书馆主页专门开设“预约信息”公告栏,发布预约图书到馆信息,以方便读者查询。④开通手机短信服务,以短信的方式通知预约读者,让读者在第一时间获取图书到馆信息,减少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预约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