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美国的城市建设是在保证义务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多数是私有企业的财产。高速公路也是从五十年代开始,逐年修建,才达到如今的水平。而义务教育的经费却是自打义务教育法宣布以来,政府就全力以赴地予以保证。尤其是1983年以来,历届总统都宣布自己是教育总统,教育在美国的议 题中也占有举足轻重地位。正如明州, 第十三条第一节规定:议会有责任为公立学校建立一个完全而又统一的体制。议会必须运用税收或是其它方式以确保一个彻底有效的全州性的公立学校制度(…it is the duty of the legislature to establish a general and uniform system of public schools. The legislature shall make such provisions by taxation or otherwise as will secure a thorough and efficient system of public schools throughout the state. )(注28)。 这些条文运用了如此明确而又坚决的词语,说明立法的人对此事业的决心之大。 同样的例子举不甚举。教育在所有事业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这是义务教育在美国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
(六)中国义务教育在公共事业中的地位
前面的事实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中国政府各级领导不把实现义务教育当回事。不愿意在教育上投入。那么他们把什么当回事,国家的经费都用到哪里去了呢? 中国改革开放的最突出成绩就是在各个城市中搞的大批形像工程与政绩工程。从而造成财政赤字的这个现象成为普遍而又常见的现象。用国有资金,财政收入,即民 众的纳税钱,为执政党打造功德碑,创造所谓现代化形像,树立改革开放的标记。从中央到地方,攀比不止。而享受这些设施的主要群体却是只占全国不到5% 的政府官员与那些少数先富裕起来了的个体,也是与政府有直接联系的群体。
纵观这些政绩工程,中国可以说正以惊人的速度在赶超世界水平。 但是在办义务教育上,没有听到什么地方政府要决心赶上世界水平。然而各地都有特别打造的一两所“世界一流”的学校,那些学校的硬件真正超出了世界水平,笔 者在国内很多城市都见过。然而这些用百姓的钱堆出来的几个尖子样版,是以牺牲绝大多生特别是农民子弟的利益为代价的,其本质与义务教育的原则完全背道而驰。
中国的官员们还有一种拿百姓的钱摆阔,讲排场的习惯。据“中国信息中心”报导,2005年两会期间参加者透露,据不完全,去 年一年中国官方公车、招待,出国考察的花费竟高达70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官员用车耗费高达3000亿元人民币,招待费用花掉2000亿人民币,出国考察用了2000亿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决策失误,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所造成的浪费(注29)。不节制的费用是政府的腐败的明显标志。以上这三种活动每一单项拿出来投入教育都比现在对教育的总体投入要多上几倍。然而这些投入都直接用在满足政府官员的即得利益上。他们花起钱来大手大脚,满不在乎。指 望他们为贫困的农民办教育显然是不可能的。
记得在2004年的中央台窗口节目“让世界了解你”,安排了我国沿海的一个小城市的市长与美国硅谷的市长对话。在中方谈到要邀请硅谷的市长访问本市时,这位美国最富有的城市的女市长笑了一笑说,我必须去看一看我们的预算是否有这笔开支才能决定。 而中方的市长,立刻大包大揽地说,我们愿意邀请您和您的同事来我们小城参观,费用全由我们负担。相比之下,这位美方市长表现得如此小气,这是因为美国的政 府官员的每一笔花费都受到公民的监督的。如果将公款用于私人活动或预算外行动将受到法律制裁。而中国的市长好客大方,慷百姓之慨,天经地义。在政府部门, 没有人会追究谁给他如此权力滥用纳税人的钱。反之,他如果不这样作才是奇怪了!然而对于政府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如何把百姓的钱用在公共事业之上,也同样没有人去追究,去争取。这就是中国的现状。两种制度下的政府官员的行为表现的差距之大是有目共睹。
综上所述,清楚地展示了义务教育是 政体的一个重要执政行为,而教育经费是义务教育的根本保障。通过对中美教育经费的对比,通过一个民主政府和一个专制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的预算和投入上的根 本区别,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制定义务教育法的虚伪性。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中国,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执政行为构成了发展义务教育的最大障碍,使 1986年制定的义务教育法成了一纸空文。只有改变这种政治体制,中国义务教育的实施才能得到根本的保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注释:
1. "Education Finance Overview 2004-05", Minnesot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June 2004,p1.
2. "Education Funding Overview" A presentation to Chamber of Commerce, by Tom Melcher, Minnesot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eptember 22, 2004.
3."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Budget Officers", Annual Report 2004.
4. "Estimated General Education and Major Categorical Revenues FY 2002 to FY 2007 State Totals" Resource: November 2004 Forecast Calculations, MED.
5. "Education Funding Overview",p.22.
6. Source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State comparison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nd . sources : "K-12 Education Funding Overview", p15.
7. 《教育的结构性矛盾与化解对策》辜胜阻, 教育研究2004/10。 8.《九五期间我国教育经费进展情况分析》上海教科院发展研究中心,教育发展研究, 2002/11。
9. 《人大委员呼吁政府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中国青年报 2003/08/27。
10. 《关于中国教育经费问题的回顾和思考》张保庆-教育部副部长 2001/08/23。中国教育和科研网。
11. 同上。
12. 辜胜阻 。
13. "Education Funding Overview" p.2 .
14. "Education Funding Overview" p.14,p. 17 .
15. Source: The Migrant Education Program (MEP)-Title I, Part C is authorized under Part C of Title I of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 of 1965, as amended.
16. 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中新社2005/3/6.
17. 《1994年中国才税改革的深刻背景》许善达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2001年9月4日,中国宏观信息网 。
18. 《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中新社2005/3/6。
19. 张保庆文。
20. 《财政与发展--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胡书东,北京大学研究中心博士, 2000/5。
21. 许善达文。
22.《试论我国教育经费紧却的深层原因及对策》南京理工大学李秀华,真源在线,2001/10/12。
23.《教育经费向谁倾斜》教育,中青在线 2001/08/23 。
24. 《18周岁以下流动人员受教育状况堪忧》刘小青, 人民网,2004/02/17 。
25. 《农民工对子女受教育的最大愿望是什么》新华网,2004/02/19 。
26.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Budget Officers", Annual Report 2004 .
27. Class Size Reduction Set ─Aside, "K-12 Education Funding Overview", p18 .
28. Sources : Minnesota Constitution Article 13, Section 1. 2nd source: "K-12 Education Funding Overview" p.1.
29. 中国信息中心两会新闻, 200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