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组织对传统信息组织的借鉴(3)
2013-10-25 01:06
导读:3.1.3 仿分的运用 在传统分类法中,按照分类标准的规定,部分类目可以仿照已列出的类目进行细分,即类目仿分。由于网络信息分类体系以事物和主题为
3.1.3 仿分的运用
在传统分类法中,按照分类标准的规定,部分类目可以仿照已列出的类目进行细分,即类目仿分。由于网络信息分类体系以事物和主题为中心进行划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要求仿分更加迫切。比如,在“sohu”中,一级类目中有“国家与地区”条目,在其下的二级条目(各个国家与地区的名称)就按照一级类目的各类目进行仿分。又如,在“北京”这个二级条目下,就出现了跟一级类目一致的三级类目。在网络信息分类体系中,这种情况很多,比如,在“sohu”的“社会科学”的各社会科学类下基本上均按“学会”、“爱好者天地”、“大学系/学院”、“活动与会议”、“期刊杂志”、“研究所/中心”、“同人主页”列类。
3.2 分面叙词表的运用
一般地讲,编制分面叙词表都是针对某一学科专业领域的,这是因为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基本分面的划分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整个知识领域来说,建立一个统一的分面叙词表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分面叙词表主要用于网上学术信息资源的组织,或者用于建立专业性搜索引擎。
网络信息分面叙词表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信息标引的后台工作中,标引员利用分面叙词表对网页进行主题标引。一方面,有利于分面组配提高描述特定信息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用分面组配公式来标引网页可以实现标引的一致性,进而提高标引质量。二是在信息检索的前台工作中,可向用户提供其输入的检索词的同义词和相关词,可同时提供多个主题领域的检索词,以供用户进行自由组配,通过这种组配,可达到较高的专指度。
采用这种组配方式可使用户拥有最大程度的决定权,即由用户从系统推荐的检索词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实现自由组配,从而避免了用户构造复杂的检索式。同时,在检索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由用户来判断与其检索最相关的文献。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 按照分类主题一体化的原则改造网络信息组织
所谓分类主题一体化,是指将分类检索语言与主题检索语言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兼有两种语言的标引和查找功能的检索语言。传统分类法系统性较强,有利于族性检索,符合人们的思维、检索习惯,且在揭示数值、声像、空间对象等实体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但分类法体系复杂,不利于用户查全。传统主题法是用语词描述知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在主题检索中,夹杂大量不切题和无用信息,导致查准率低,有时甚至相当低。分类法和主题法两者的结合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