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管理后的问题及对策(1)(2)
2014-02-20 01:29
导读:1.4代借、冒用他人借阅证借书。出于朋友、同学、同事的关系,有的读者代用别人的借阅证借书,又未告知对方,当向该读者催还书时,其矢口否认。另
1.4代借、冒用他人借阅证借书。出于朋友、同学、同事的关系,有的读者代用别人的借阅证借书,又未告知对方,当向该读者催还书时,其矢口否认。另外有的读者保管不善,造成借阅证丢失,又不及时挂失,被其他人拾到后用来冒借图书。
1.5故意谎称未借书。有的读者由于书丢失,或达到自己占有该书的目的,对自己借的书,矢口否认。
上述情况在图书借阅管理中经常遇到,常有读者称未借该书与管理人员发生争执。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1)加强读者教育,告知读者保管好借阅证,不要借与他人,丢失后立即挂失。(2)对代借、冒用借阅证借书的读者,当场扣留借阅证,同时加以教育和经济处罚,这是一种扰乱图书借阅管理秩序的行为,经济处罚能减少此种情况的发生。(3)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由于借阅证上有该读者像片,在借阅时,认真对照像片与读者,确信一致时才给予借书。(4)以库藏有该书为准。常有读者称没有借某书,而其借阅证上有该书,由于情况复杂,一般属冒用他人借阅证的情况较少,因为大部分读者都会立即挂失。对于这种情况,应以库藏有该书为原则,即在书库里有与该借阅证上某书的书名、登录号、图书条形码完全一致的书,否则以图书丢失处理。当然在处理时可区分不同情况,予以适当的经济处罚。
1.6图书无数据。在图书借阅管理中,常会遇到扫描图书条形码后,显示无数据,要求输入登录号、索书号,这种情况是由于采编人员在输入数据时漏输造成的。
1.7条形码损坏。读者借阅证保管不善,或经常使用,以及图书流通次数增加,都会出现条形码损坏,扫描仪不能读取数据。
以上问题的处理比较简单,图书无数据情况,只要把书交到采编部门输入数据即可。条形码损坏,是读者条形码损坏,重新办证;图书条形码损坏,交给采编部门改条形码。这里有个权限问题,由于部门不同,使用图书管理系统各个功能有权限限制。实际上,像“典藏维护”这一功能,改条形码这个权限应授予流通部,因为这方面问题经常遇到。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图书情报知识管理服务人性化中的柔性分析
试论国际化进程中图书馆的情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