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5)
2014-03-15 01:12
导读:在制定新世纪扶贫纲要过程中,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扶贫投人。扶贫资金应从集中投资生产项目向增加投资人力资本方向转变;分配扶贫资源的瞄准对象
在制定新世纪扶贫纲要过程中,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扶贫投人。扶贫资金应从集中投资生产项目向增加投资人力资本方向转变;分配扶贫资源的瞄准对象单位应从县级向乡、村和农户转变;实施扶贫策略从政府主导型向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模式转变。继续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加快贫困和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转移。
5.在劳动力外出转移的同时,也要加强当地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使一些劳动力能够就地转移。有的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些,但农业结构比较单一。我们可以立足于贫困山区优势资源,开发农村第三产业,或者开发山区工业化,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发当地旅游产业。以此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增加他们的收入。
注释:
①《中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扶贫成就感动世界》,新华网,北京2004年10月17日电。
②吴敬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③钱纳里等:《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6页。
④蔡日方、王德文等:《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人力资本与就业结构》,载《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出版社,王小鲁、樊纲主编,2000。
⑤邵清:《教育一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农民日报》,2002年10月7日。
⑥张红宇,欧阳海洪,江文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对四川、贵州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1月。
参考文献:
[1]钱纳里等.发展的格局:1950—1970[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