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外政府改革谈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1)(2)
2014-03-24 01:18
导读:政府收缩的第二项主要职能就是 放松 管制。收缩政府的经济职能,减少政府干预的范围和程度,实行更大的市场化。1981年2月,里根政府发布了第12291号行
政府收缩的第二项主要职能就是
放松管制。收缩政府的经济职能,减少政府干预的范围和程度,实行更大的市场化。1981年2月,里根政府发布了第12291号行政命令,其中有一条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应当对企业的开设和经营方式、产量及物价等经济行为施加管制。
美国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价值取向是,在公共服务输出领域引进市场机制,一是决策要和执行分开,二是公共服务的供给必须要多元化、竞争发展。这样使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的功能优势有机组合,提高政府功能输出的能力。
3.新西兰政府改革
新西兰的行政改革在当代西方行政改革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行政改革的典范。开始于80年代初期的新西兰行政改革,先设定了总体框架,与其他国家相比,更多、更明确地采用了管理主义的模式。
新西兰改革的主导思想是,明确政府、部、皇家实体机构和公务员的目标,避免责任和职权的冲突、交叉,政府不介入市场和社会能够有效运行的领域,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尽量减少成本。改革几乎涉及所有公共部门以及公共部门的组织、过程、角色和文化等方面,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结构变革、分权化、商业化、公司化、私有化等,主要内容有:国有企业从事原本生产“私人物品”的政府部门的活动,在市场机制下将国营企业民营化,重组政府部门结构,设置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架构,缩减政府预算。
由此看来,这些国家采取的措施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但是都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以求使政府管得少的一点,但是要管得好一些;第二,尽可能地实现社会自治,鼓励社会自身的公共管理,也就是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自身的财力不足;第三,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甚至尽可能地在一些部门中引进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从而使政府彻底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困境。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中共中央
政治局2005年12月20日下午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我们看到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正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目前,我国同西方国家都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及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浪潮的国际背景之下,分析、学习国外尤其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的政府改革经验,借鉴其理论、方法及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第一,构建服务型政府要根据本国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改革方针、策略体系。任何一个国家的行政改革措施都是承前继后、自成体系的。英国的改革同样如此,虽然很激进,但又具有系统设计、稳步推行的特征。从雷纳评审、“下一步”行动方案、公民宪章运动、竞争求质量运动一直到后来的政府现代化白皮书,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改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追求的目标有所不同,改革的主要形式不同,但不同阶段之间有着有机的联系,且对每一重大改革措施都进行独立的评估,以保证下一步改革具有坚实的基础。这点与我国行政改革分阶段走有相似之处。
第二,引入严格、科学的管理程序。雷纳评审是来自政府内部的改革,旨在促进、鼓励、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在现存的文化及传统中开展改进工作,发挥各部门革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避免由上或者由外强加的成份。当前,公众对于我国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还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当务之急是相关管理部门要在绩效评估上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以为,不妨引进雷纳评审的严格和科学程序,对政府公共服务进行解剖,从而为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找到更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