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办学设施状况分析(2)
2014-08-06 01:13
导读:(二)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 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天气、物产资源等自然条件对该地区基础教育办学设施建设的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处于良好
(二)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
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天气、物产资源等自然条件对该地区基础教育办学设施建设的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处于良好自然环境下,如天气温顺、空气湿润,资源丰富,地势平缓等,人口较多、交通发达,经济发展也较快,因此,在办学设施所需经费上,地方的支持能力较之其他地区而言更强,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这些环境相对优越的地区基础教育设施上的投进也就相应较多。
(三)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经费投进不足
教育经费的多少是决定该地区基础教育相关设施建设的最根本因素,教育经费充足,则相关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就有经济支持,有能力往进行相关的建设;反之,教育经费缺乏,普遍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等现象,连维持教育的基本公用经费都不足,建设教育办学设施就更有难度了。
三、加强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办学设施建设的措施分析
(一)全面完善和落实国家有关发展西部基础教育的政策法规及项目措施
首先,国家政府应当给西部大量的优惠政策支持以促进其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差距,从而促进其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政策上的优惠和倾斜,将会进一步促进西部的改(下转第35页)(上接第21页)革开放,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进到西部大开发中,必将进一步刺激和推动西部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鼓励跨区域互动合作,促进东、中、西部基础教育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一种节约经费、进步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交流的有效形式。东西部基础教育办学设施的差距日益扩大,东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在优越的基础上日趋先进,而很多西部贫困落后地区连最基本的设施都无法保障。因此,我们要鼓励东中西部跨区域互动合作,共享各区域间先进的教育资源,扶持和帮助西部落后地区发展基础教育。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三)建立健全西部基础教育经费的投资、治理机制
建立健全西部基础教育经费的投资机制;建立健全西部基础教育监视治理机制。
(四)改变观念,加强对基础教育的重视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奠基工程,是关系整个国家素质的最大的公益事业。首先国家层面要重视基础教育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西部地区幅员广阔,占全国面积国土总面积的71%,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落后对整个国民素质的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教育作用的滞后性,西部地区很多地方政府只重视眼前经济利益,没有熟悉到教育对经济的重大促进作用,对基础教育重视不够。因此地方政府也要转变观念,熟悉到基础教育对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进步地方素质,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的重要作用,加大支持基础教育建设的力度。
【参考文献】
[1]陈桂生.“基础教育”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2,(4).
[2]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题目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R].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5ASH002。
【作者简介】王根顺(1951-),男,甘肃秦安人,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理论;孟子博(1983-),女,湖南岳阳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硕士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