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图书馆课外指导初探(2)
2014-09-06 01:02
导读:只要研究网络,有针对地进行网络引导,才会有效进步课外指导的效果。图书馆应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务赋予新的内容和方式。图书馆的整
只要研究网络,有针对地进行网络引导,才会有效进步课外指导的效果。图书馆应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务赋予新的内容和方式。图书馆的整体组织、职员安排、业务流程都要不断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传统的服务方式可以利用网络环境来发挥新的效益。图书馆的查询、外借预约、馆际互借等服务,可以通过网络功能实现。同时利用网络的技术上风,拓宽服务领域。信息资源建设就不仅仅是采访部分的事,参考咨询职员要参与信息资源的收集,传统图书馆分工被打破。图书馆服务工作和信息服务职员将越来越重要,“网上信息冲浪员”,“网上信息标引员”,“网上信息导航员”,将会成为新型的图书馆服务职员。同时要注重少儿信息素养的培养。开展少儿教育,培养少儿信息意识,使少儿具备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是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重要的知识宝库和学习场所,图书馆要充分发掘自身资源上风和环境上风,利用网络和
计算机技术,开设专题讲座,提供OPAC查询等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少儿的信息素质、信息意识能力,尤其是培养少儿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把握网络信息的检索和利用技能,将为其终身学习进程及开展教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读书活动
开展读书活动是图书馆(室)的重要地位得以真正体现的保证,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方法,能使学生从优秀的课外读物中汲取营养,使之得到思想的净化、精神的升华。图书馆应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集中
辅导和开设讲座,为开展读书活动打下基础。通过一阶段的课外阅读后,对学生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收获要十分关注。为了及时反馈信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把写得好的心得体会、专题评论分期、分批地在图书馆的宣传栏或宣传报中刊出,进行交流。组织学生自己办小报,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收获或心得体会刊登在小报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选载,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这就激发了他们的读书爱好。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报告会、演讲会、故事会等等。读书交流活动进步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展示了他们的读书才华,参加各种读书活动又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还要做好新书宣传活动。可以举办“新书先容”、“新书陈列”、“新书目录”,用文字或实物形式向读者通报进馆的新书。这种方法简单直观,效果明显。在馆内和馆外设专栏墙报,配合学校活动、主题班会、重大节日、形势教育等进行图片、报刊剪辑的宣传教育工作。平时,还可以组办书评、读书札记、图书馆与读者等栏目。编写各种目录、索引、文摘,为教学服务。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参考文献:
[1]丁玲.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导读工作简述.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2).
[2]孙玉富.图书馆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谈我校图书室的建设.考试周刊,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