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若干题目的探析(2)
2014-11-01 01:23
导读:社会资源馆躲化,指对社会上已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网上资 源,通过对信息的搜索、跟踪和过滤,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
社会资源馆躲化,指对社会上已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网上资 源,通过对信息的搜索、跟踪和过滤,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供教师、学生使用 。如根据学校教学的需要开通相关镜像站点,有用Web方式提供网上检索服务。高校图书馆 信息资源数字化是一项关联度较高的工程,鉴于图书馆又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部分 务必在政策上给予特别的扶持,加大经费投进力度。在这一方面,国内一些地方高校已 有所动作,据黑龙江省图工委自动化专业委员会的调查,目前,该省29所高校图书馆已有23 所通过了自动化工作的评估,自动化建设的总经费达1855万元,购置各种硬件设备共计1317 台(件),自动化应用集成系统计23套。在软件应用方面,采访子系统应用的有22所高校;流 通子系统应用的有21所高校;查询子系统应用的有19所高校;期刊子系统应用的有18所高校 ;开发系统应用的有12所高校。21所高校拥有校际局域网,联进Internet的有18所高校 。其中,
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建立了船舶文献等5个专题数据库,存储14万多条数据 。此外,
东北农业大学的大豆专题数据库和大庆石油学院的中国石油网页也颇具特色。
4 组织模式创新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保证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崭新的图书馆形态。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要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新 的组织模式。对此,我们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往理解:一是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往理解, 即 数字资源、化存取和分布治理;二是从技术层面往理解,主要包括用户接口、预处理系 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等基本构件;三是从组织系统方面往理解,作为社会整个的数字 图书馆与行为个体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之间各自的组织结构及相互关系。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从宏观角度往探析数字化后的高校图书馆,它仅仅是日后社会广义数字图书馆众多节点的一 个点,是狭义的数字图书馆。,学术界对狭义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组织模式) 观点各异。笔者倾向于按主题来设置和划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部分:
1)人文部分。负责人文科学方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2)科学部分(可根据各高校的科学设置状况,设置若干小组加以细分)。负责自然科学方 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3)数字系统维护部分。负责软、硬件的维护,网络系统运行安全,数据保存备份等工作,兼 管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及诉讼工作。
4)治理部分。保障图书馆内部信息的通畅,负责治理指令的下达、执行和反馈,进行上下沟 通业务联系及馆际间横向协作等工作,并对图书馆的总体方向、治理目标,作出科学、 前瞻性的规划。
按主题进行部分设置、工作分工的数字图书馆组织模式,是对传统图书馆组织模式的创 新,大大精简了传统的庞大工作部分,便于按学科,按工作性质加以划分,着重、着力于对 信息的采集、整合、传播,突出信息咨询服务,有利于优化职员结构配置,降低治理本钱, 提升治理效能。按主题进行图书馆组织创新,实质是充分发挥专家型馆员的学科“领头羊” 作用,同时也迎合了数字图书馆各项业务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同时,还要注重图书馆职员的素质进步。日后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的职员结构应加大高级专业 职员的比重,按数字化的发展建设进程,逐步增加既具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有信息学、 机系统运行治理方面一技之长复合型人才的比例;要加大现有工作职员的继续工作力度 ,使之知识结构能适应数字化的发展要求。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5 改善硬件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
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在筹划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尽管出发点不尽相同,但都还属转型发展期 。数字化发展,硬件先行。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 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这样,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考虑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 以数据处理和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访问馆躲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因此在 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即时扩展,且易于维护。总之,高校图书馆 的硬件条件改善要突出能创造开放式的信息环境,重点要捉住以下三个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