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治理与运用探讨(2)

2014-12-05 01:39
导读:3 加强对随书光盘的治理与运用 3.1 加大对随书光盘使用的宣传力度和更新对随书光盘的治理理念 随书光盘是近几年随着信息贮存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生

  
  3 加强对随书光盘的治理与运用
  
  3.1 加大对随书光盘使用的宣传力度和更新对随书光盘的治理理念
  随书光盘是近几年随着信息贮存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很多读者对它还不太了解。因此,图书馆要采取多种形式反映随书光盘的收躲情况,当读者需要阅读随书光盘文献时,为读者当好“导航员”,以进步使用率。同时,要改变随书光盘只躲不借的治理理念。随书光盘(除了本身就是用来收躲的光盘)不是越躲越有价值,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价值越来越小,如更新比较快的计算机类随书光盘,假如图书过期,这类光盘也失往了参考价值,广大师生便不能及时利用光盘中的文献资源,这与图书馆为师生服务的理念不相符合,因此应尽可能将随书光盘借给读者使用。   3.2 进步随书光盘的网络化应用程度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普及,在校师生逐渐具备了上网条件,建立一套网上随书光盘治理系统的环境和条件已经成熟。目前,我馆对随书光盘的治理模式是:将馆躲随书光盘的文献信息作为数字化馆躲集中存贮在图书馆局域网上的服务器中,或使用光盘塔连接到服务器,在图书馆主页下的数字资源栏目中,对馆躲随书光盘文献的提名、内容简介、配套图书收躲地点等信息列出目录清单,并提供指向光盘内容的链接。使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在任何一个与局域网相连的计算机上查找、浏览或下载所需的光盘上的信息。随书光盘的网络化作用很大,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光盘外借和多次使用造成的损坏、丢失题目,而且光盘上传使广大师生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光盘文献,推动了随书光盘文献的广泛应用;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光盘因外借周期带来的时滞题目,进步了光盘的利用率,符合信息技术、拓展信息服务内容、进步服务效率的新思路,它应成为今后随书光盘的主要使用方式。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3.3 注重对随书光盘文献的知识产权的保护
  随书光盘的上传和备份应留意作者的著作权保护题目。国务院通过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7条规定: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者存贮等方式使用软件的,可以不经过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图书馆作为“软件的正当复制品所有人”对一定范围的读者进行服务,不算侵犯作者的著作权,但是必须对IP地址进行限定,从而实现来访者的权限控制,以尽可能避免和减少文献被非法利用、复制和传播情况的出现。
  3.4 建立健全对光盘保护的规章制度
  随书光盘这种光盘是易损物品,固然在理论上讲光盘的使用寿命可以长达一个世纪,但在使用过程中假如不留意保养,就会降低使用寿命。因此要制定对光盘保护的规章制度,在借阅时间方面,要规定光盘的借阅时间远远短于图书的借阅时间,一般应2—3天,在借还随书光盘时,工作职员应对借还的光盘进行检查,如发现光盘有深的划痕、裂开、变形等情况时,及时登记下来并进行修补;工作职员应把握光盘的保养常识,在存放光盘过程中留意严格保护,特别对重要光盘要更加留意。
  3.5 加强图书馆馆员和图书馆硬件的自身建设
  实现随书光盘的较好利用,要求图书馆工作职员不仅需要把握图书馆理论基础知识,还必须对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知识有所了解,熟练把握光盘的操纵技能,这样才能较好地指导读者获取光盘内容和利用光盘获取所需信息,同时,图书馆还必须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留意硬件的配置与维护,使硬件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避免因硬件原因造成读者长时间等待、无法阅读光盘或网络不通无法访问等现象出现。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王素红.对随书光盘治理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3).
  [2]@吴松华.随书附盘的治理与利用[J].图书馆学研究,2005,(2).
  [3]@陈志东.图书馆如何加强随书光盘的治理[J]. 现代情报,2006(11).
上一篇:现代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初探 下一篇:非营利组织信息表露政府管制的理论依据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