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公共服务创新下的事业单位改革(2)

2014-12-16 01:20
导读:(1)强化财务责任制度。把政府对事业单位的所有公共资源投进都列进本钱核算和预算报告中,如各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政府补贴和税费优惠等,特别是在

  (1)强化财务责任制度。把政府对事业单位的所有公共资源投进都列进本钱核算和预算报告中,如各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政府补贴和税费优惠等,特别是在核算本钱时,应将事业单位无偿占有的大量国有土地作为隐形本钱考虑在内。从而明确在特定时期有多少资源投进了某一事业单位。
  (2)人事计划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符合事业单位各自特点的科学分配治理、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治理体制,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推进聘用制,坚持德才兼备,任人为贤的原则。
  (3)为使上级部分对事业单位的监视真正起到作用,建议实施绩效治理合约。在事业单位和负责监视的上级主管部分之间建立协议,明确绩效标准、明确预算和自筹资金的使用规则,包括预算和财务治理。   3.并非所有事业单位都可以被答应创收
  提供最基本公***品的社会事业承担着政府法定责任,其全部经费应由政府财政提供,而不是由机构自己创收。对于部分经费来自政府拨款的其他事业单位,应限制其创收活动。对创收的内容、用途及收进比例也应公道化,将其收进更多地投进公共服务领域而不是全部用作发放奖金福利,同时应消除违规收进和规范其他收进,清理非正式工资和奖金福利等,确保各个机构行为不偏离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目标。
  4.分类改革,处理好“回”与“撤”的关系
  实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必由之路是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事实上分类改革一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但是这么多年来分类改革的效果一直不太好,其中原因除了我国事业单位数目庞大、类型繁多外,分类改革只回类、未撤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回”与“撤”的关系中,回类是基础、是手段;撤并是结果、是目的。撤并压缩的题目不解决,分类改革的目的就难以达到,事业单位改革就无法深化。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5.处理好“统”与“活”的关系
  运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多种手段,才能充分显示市场化的活力。事业单位通过市场化改革,改变过往单纯依靠行政指令,从生产到供给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公共服务供给形式。为此,需要处理好“统”与“活”的关系。所谓“统”,就是把事业单位的运作手段同一到公共利益上。所谓“活”,就是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引进更灵活多样的主体,运用多种供给方式以进步供给效率。
  总之,社会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中心、地方的各个层面和很多领域,需组织有关部分进行重点研究、总体规划、统筹协凋和科学指导。尽管困难重重,但不改革、不发展则危机重重。消极被动等待社会事业单位改革的后果,将使社会公益事业多年建设的物质成果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丧失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导致政府财政多年投进建成了各类社会事业设施,市民却享用或感受不到。在政府加大投进、创新公共服务投进机制、进一步深化社会事业单位体制和内部机制改革的征程中,发展任重道远,改革时不我待。既不能沿袭以往行政机关的改革模式,也不可能一挥而就。应深进实际、调查研究、因势利导、持之以恒,逐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服务新机制。
  
  参考文献:
  [1]冯丽.对深化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再思考[J].新西部,2008,(24).
  [2]世界银行.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J].经济研究, 2005, (8).
  [3]赵力波.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三大基本原则[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7, (4).
  [4]张春霖.事业单位改革:中国能从OECD国家的经验中得到什么启示.2006.
上一篇:图书馆学研究需要大聪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