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田喜洲认为 :
农家乐的狭义概念:从购买者的角度来讲,它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味;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讲,它是指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的旅游形式。
广义概念:源于农业的概念,即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广义的农家乐概念不仅包括狭义的农家乐,还包括林家乐、渔家乐等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定位于休闲类,旅游主题既是民俗旅游又是生态旅游,是农业经济与旅游。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农家乐是以城郊或乡村的农户家庭为接待单位和地点,以城郊或乡村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色、农业旅游资源、地方民俗文化、周边旅游景点为旅游资源,以为游客提供住宿、旅游咨询或观光游览为旅游活动项目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是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它凸现了现代农业旅游自然、纯朴、宁静的主题,满足了人们走出城市、亲近自然的心理。
农家乐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①位于乡村或城郊地区,乡土特征鲜明。这是农家乐旅游最为显著的特点,无论是作为旅游吸引物还是农家乐旅游的载体,村社组织、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在农家乐旅游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农家乐不同于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点,农家乐是将农村风貌与乡土文化融为一体,展示的是现代农家特有的风貌,而非人工刻意雕琢的景观。通过农家乐的休闲旅游活动,让人们亲身感受现代农民生活和农村乡土气息。
②农户家庭为接待主体,强调客体的平民性。尽管农家乐旅游的参与者中也不乏富人,但总体而言,农家乐旅游的主体主要还是以工薪阶层为主的城市或城镇平民和注重生活情调的知识分子。平民性特点强调,进行农家乐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来自城市(或城镇)之中的居民,他们的身份和职业不尽相同,但收入水平和消费指向却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③以城郊或乡村地区自然风光和区域内的农业资源(如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资源)为旅游资源,原生美突出。农家乐旅游的对象物非常清楚,这就是现实存在于某地、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属于某种社会类型的乡村社区模式以及质朴自然的乡村景物。旅游者来这里,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新鲜的和有体验价值的,是值得他们一看的。如果缺少了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游兴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彻底泯灭。因此,原生美特点要求农家乐旅游的吸引物应该是鲜明生动的和原生原味的,是真正农家的而非伪农家的或展览馆式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④住宿、旅游功能兼具,参与体验性强。农家乐旅游有别于其它休闲旅游形式,农家乐旅游所开展的各种类型的旅游项目就是农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游客可以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体验农耕生活的辛酸劳累,同时也可参与采摘、收获、品尝等农业生产活动,让游人感受农业丰收的喜悦。
二、农家乐发展动因
农家乐是在现代旅游者追求“生态”和“个性”多样化的需求下产生的地域农业文化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旅游形式,是现代旅游文化中的一项新事物。在日本、新加坡和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农家乐已具有相当规模,并且己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目前在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的农业地带,农家乐也发展红火,如浙江余华石门农场的自摘、自炒茶园和观光果园,长丰县的草莓采摘园等,凭借项目独特,既可游览观光,又可操作度假的优势,开发后都获得成功。显然,农家乐能成功发展起来,实际上是依赖于广深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厚积薄发的。农家乐发展动因可归纳如下:
(1)农家乐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己久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