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环境标志已成为商品“走出去”的通行证,我国也应切实考察建立环境标志制度的可行性, 尽快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标志制度和具体实施细则, 使国内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能得到相关认证, 而对进口商品实施该制度既可以进一步保证进口商品的品质,又可以为我国增加相关收入。同时,我国还要用相关法律来保障该制度的实施,以确立其权威性、可靠性,构筑绿色保障体系,保护国内绿色产业。
4.开发绿色产品,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所谓绿色产品是指从生产到使用乃至回收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危害小或无危害,以及可回收利用的产品。我国企业必须实施绿色战略,开发绿色产品,对绿色产品进行专业化研究,使之真正有利于生态环境,注意节约资源,同时考虑回收利用,并要结合国情和消费者承受能力来确定绿色产品的“绿度”,不可盲目追求绿色而使商品成本过高失去市场。
总之,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并集中表现在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必然会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限制。面对不利局面,我国要积极利用WTO机制中的特殊待遇,努力提高自己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 合理设置自己的绿色保护屏障,以保护和促进我国的贸易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汝求。环境与贸易[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诸江。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之应对[J]。商场现代化,2008,27.
[3]马秀贞。WTO框架下的绿色壁垒及其应对新探[J]。东方论坛,2003,6.
[4]姜红。绿色壁垒问题的理性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4,6.
[5]夏英祝,祖书君。绿色壁垒和绿色壁垒效应[J]。农业经济问题,2004,1.
[6]顾昭明。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