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型国有企业的产权信用创新论(2)
2013-08-19 01:12
导读:(2)强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的方式,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情况下尤为重要,这也
(2)强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的方式,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情况下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国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一般来讲,单纯的技术引进比较少,更多的是以设备带技术。我们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就引进了大量的设备,但创新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情况下买了装备却没买来技术。企业引进了设备,只负责制造产品,都不承担相应的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任务,也没这方面的资金。平心而论,企业的技术力量也不足以承担如此重任。科研单位有实力,却接触不到设备,两者因为属于不同部门管辖,缺乏横向联系。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没有彻底解决,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大多数企业只有买设备的钱,没有买技术的钱,更没有用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预算。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首先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缩短国有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其次要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在技术引进中应加强宏观管理,防止重复引进、盲目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对一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国家应统一引进,然后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最后再转移到企业。
(3)重视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一方面,在企业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氛围。搞好企业现有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加强
培训力度,不断扩充科技人员的研究领域,改善其知识结构,使之成为既有技术专长,又有市场眼光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大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要针对关键技术人才、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和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引进。第三,强化激励机制,在制度上形成“事业留人”环境。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企业实行产权多样化、知识产业化,通过技术入股、管理入股、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创业股等多种分配、奖励形式以及建立相应的制度。实行技术发明人、
企业管理者及企业职工的持股、股票期权、优先认股权等方法,使技术与管理转化为资本或股权。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形成人才引进、评价、鼓励和留人机制,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持续发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