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经济:新科技革命与全球化的结合(四)(4)

2013-08-20 01:05
导读:第三,非常重视独立发展战略产业。 如果比较利益理论,已经被发达国家所歪曲,那么按照静态比较利益,所得出的“自由贸易”原则和政策,就更加是



第三,非常重视独立发展战略产业。

如果比较利益理论,已经被发达国家所歪曲,那么按照静态比较利益,所得出的“自由贸易”原则和政策,就更加是发达国家的理论武器,而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人口大国来说,我们不能够指望美国帮助和救济,不能指望和美国合作得到尖端高科技。我们不可能象墨西哥那样,实行美圆化,给美国当附庸国。(即使我们想当,美国人也不一定要)。俄罗斯的教训,应该牢牢记取。我国应该讲求动态的比较利益,扶植自己的战略产业,否则,就会在21世纪被驱逐出世界大国行列,不要说与美日欧并驾齐驱,可能连印度,巴西也要超过我们。

必须清醒地看到,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主导全球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跨国合并,收购和合资形式向全球扩张。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项目的投资,往往是内部分工的结果,海外合资企业仍然受总公司指挥。中国最大的外资企业是德国的巴斯夫,在中国有9家化工企业,从尼龙,地毯,醇,涂料,维生素,乙烯,染料,乳胶,到分散体,形成系列产品分工体系。国内企业受到行政系统(条条块块)的分割,缺乏内在的技术和生产联系,即使掌握大部分股份,也很难敌得过跨国公司的技术,商业和金融控制。大规模的兼并高潮,将使国内许多行业获得改造,并产生大量结构性失业。政府的压力非常大,必须承接大批下岗工人,并为农村数亿过剩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应该破除“以市场换技术”的迷信,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能引进关键和基础技术,而且这个“市场”也不是轻易可以让得出来的。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占领市场意味着最终得到外汇而不是人民币;我们让出国内市场,就要承诺外商人民币利润的自由兑换。目前外商投资的国内人民币利润每年大约2000亿人民币,只有10%左右兑换成外汇汇出,其余留在国内再投资了。数年之后,利润总额将积累到20000亿人民币,相当于2000亿美圆,等于国家外汇储备。如果在突发事件下集中要求兑换,就难免诱发外汇金融货币危机。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有人最怕外商不来投资,理由是外资企业比本国企业更有效率。左大培指出,判断外商投资是否有害,根本的标准不是它能否增加生产,而是它能否增加本国人民的收入。外商投资如果只是增加了一国的生产,却减少了这个国家人民的收入,这样的外商投资就是有害的。在统计上,一国领土上的生产数量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GDP),而一国居民的总收入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GNP),二者之差就是所谓的“净要素海外收益”,主要是净国外投资收益。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1998年比国民生产总值多1,300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5%。说明每年中国生产量的1.5%已经化为外商投资的利润,不是中国人民的收入了。如果考虑到跨国公司常常高报进口原料价格、低报出口产品价格以降低报表上的利润,我国产出中外商投资利润所占比例还会更高。再让外商投资大量增加,我国的生产与人民收入之间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这意味着使国内供给持续大于需求。在国内总需求不足、外资企业又完全面向中国市场进行销售时,有效率的外资企业将有害于国内企业和居民。


第四,非常注意国家安全。

全球化,对国家的主权是一种挑战,发达国家的新经济技术标准,也是挑战。目前全世界的芯片绝大部分是美国生产的,这是电脑的核心部件,如果我们在普及网络以后许多年仍不能独立生产,恐怕就不仅仅是让外国人多赚钱的问题了。我国工业的现代化,主要依靠设备进口,工业的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30%,甚至更高。外资将掌握相当部分的国内企业股份。

20年来,我国的经济繁荣了。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科学技术差距效是拉大的趋势。与日本相比,单位GDP耗能的差距1981年为6倍,现在扩大到约15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所贡献的份额一般都在50%-70%;而我国 ,“六五”期间科技进步所贡献的份额还占到32%,“七五”期间反而降到24%,“八五”以来也没有明显变化。90年代以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重化工和机电工业快速发展,是以能源矿产为主要原料的产业,经济增长对能源和矿产品的需求必然急剧增加。在80年代的“轻型”增长方式下,我国石油消费的年增长率只有2.4%,而1991-1993年则猛升到10%。如果按1975年日本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能源和钢铁的人均占有水平计算,到2010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工业化任务时,14亿人口就需要消耗50亿吨标准煤,其中包括29亿吨原油;需要消耗8亿吨钢和17亿吨铁矿石。还应该看到:日本是世界上经济效率最高的国家,资源使用的集约程度远远超过欧美各国,即使是如此,1955-1975年,钢铁消耗仍增长了9倍以上,能源消耗增长了6倍以上,其中石油消费增长了21倍以上,都大大高于CNP同期5.4倍的增长幅度。
上一篇:论大型国有企业的产权信用创新论 下一篇:浅谈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