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传染病的经济后果论文(3)
2013-09-30 02:31
导读:这其中有一半以上来源于储蓄率的提高,尽管人均资本占有的提高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艾滋病导致温和的经济负面影响 人们对艾滋病爆发的有关情况显然
这其中有一半以上来源于储蓄率的提高,尽管人均资本占有的提高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艾滋病导致温和的经济负面影响
人们对艾滋病爆发的有关情况显然比较清楚。需要指出的是:艾滋病在导致人口大量死亡方面同1918年的流感是相似的,并且都感染工作年龄段的人口,但其影响过程有很大差异。
具体表现在:1918年的流感从感染到死亡只有几天的时间,而艾滋病从感染到死亡的时间则长得多。这一方面损害了患者的生产能力,一方面使得患者需要花费大量开支来,从而显著降低储蓄率,同时患者还需要家人和医疗机构来照顾,这也需要消耗资源。
有学者模拟了艾滋病对非洲国家经济的影响,认为和没有发生艾滋病比较,到2010年时,其GDP规模将下降15~25个百分点,而人均收入最高下降10个百分点。
也有学者对1980~1992年期间51个国家的艾滋病情况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发现艾滋病的影响根本测算不出来,这至少表明有关影响是很轻微的。
对艾滋病最严重国家的研究表明,它导致人均收入年增长率减少了1%,表明同急性传染病相反,艾滋病的确带来了经济增长的放慢,尽管其程度尚不算大。
然而,有学者对此结果表示怀疑,认为艾滋病的实际经济影响被显著低估了。
他们认为:艾滋病会通过三个途径影响人力资本,从而妨碍经济增长:第一,是它导致社会中最有生产力的青年人死亡;第二,是它通过导致年轻父母的死亡,破坏了知识在家庭内传播的代际途径,并通过降低家庭收入减少了孩子获得教育的机会;同时孩子也很可能被传染,导致对其人力资本投资的进一步降低;第三,是孩子教育状况的恶化将进一步影响其后代可以通过家庭获得的知识。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在此基础上,这些学者对艾滋病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并使用南非的情况作为基础,结果发现:如果没有艾滋病,南非可以在三代人内,实现温和的经济增长和普遍的教育;而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艾滋病,则南非的经济会在四代人以后完全崩溃。
当然,以上关于艾滋病对经济影响的研究并不必然是相互矛盾的,更可能的情况是:经验证据考察了其短期影响;而艾滋病的影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所以,对于艾滋病来说,可以做出的结论似乎是:其对经济在短期内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比较温和;而在长期内如果不加控制,其负面影响则可能相当严重。
相对于目前的非典型肺炎来说,美国1918年流感似乎更可借鉴。
由于疫情正在进一步发展中,尚无法对其影响进行准确估计。就其短期后果来说,有学者根据业的数据进行了推算,认为当年中国GDP增长率会因此有所下降。
借鉴经验来看,中国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受到的冲击不会很大,原因是中国存在相当数量的失业和待业人口,不会出现
就业人口下降的情况。
从消费方面来看,旅游业的下降显然是恐慌导致的,但这只反映了国外居民消费意愿方面的临时变化。
幸运的是,从目前市场和零售业的情况看,还没有出现这方面的负面变化。
|